秉承“厚德和物、勤学创新”的优良传统,建设工程学部坚持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在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中实践大学的使命,积极建设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水利工程学科。依托学科建设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运行开放,建立以来四次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多次视察实验室,关心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图为2002年6月,胡锦涛同志来访并参观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长期不懈建设,水利工程学科积淀了雄厚的科研实力,2005年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0项,在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五位。目前在研“973”项目1项、“973”课题6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54项,省部级项目33项、企业委托项目150余项,2011年科研总经费达6674.82万元,人均科研经费68.11万元。图为我校设计的大连油港输油栈桥。
在“211工程”与“985工程”等支持下,水利工程学科创建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研究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创新团队,5个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团队。
1949年,首任系主任李士豪教授经地下党介绍从上海乘油轮绕道香港,经朝鲜最后到达大连工学院。1956年7月1日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连市第一位入党的教授。正是在这样一批信仰坚定的伟大教育家的带领下,水利工程学科砥砺奋进,逐步凝练富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创造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160多篇,EI论文近千篇。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师资队伍。提出并实施“三个建设”,即“院士后备梯队建设”,“青年学术带头人梯队建设”,“青年教师队伍的博士化建设”。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7人,涌现出多位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高端领军人才。
邱大洪院士担任大连油港设计总工程师;周晶教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滕斌教授担任“973”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孔宪京教授在核电站海域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和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研究中取得重大创新成果,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程春田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沈永明教授被评为国家优秀博士后;马震岳教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董国海、李志军、王永学、沈永明等多位教授分别在国家、省市各级学会担任理事(长)或主任委员,并在相关国际期刊担任编委。
依托水利工程学科建设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可模拟产生海浪、海流和潮汐等综合作用的多功能水池;低、高频(长、短周期)复合造波系统;大波流水槽;非线性波浪水槽;二维水下地震模拟系统;大型高精度静动三轴仪;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等。
实验室致力于开展海岸和近海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工程技术课题的研究,围绕海洋动力因素与海岸、海床和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海洋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与防治,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体系及其全寿命性能评定和设计,海岸和近海工程系统的安全防护与防灾减灾,海岸和近海工程系统的数值仿真与实验模拟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支持下,联合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海油研究院等单位,牵头组织申报“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
在推动学术繁荣和学术创新的同时,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水利工程学科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我国第一个十万吨级油港的设计、第一个军港基地的设计、当时亚洲最大渔港的设计;在国内首先系统开展水坝抗震研究;开展了丰满水电站增建泄水隧洞的岩塞爆破对大坝安全影响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海洋工程和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参与上海洋山港、曹妃甸港口工程、上海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攻关;在水利水电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双江口土石坝、锦屏一级高拱坝以及三峡、溪洛渡、小湾、白鹤滩、大岗山等世界级高坝和几乎国内所有大型工程坝体、厂房的技术攻关以及滚弄等多项国际水电项目的研究;开发的HYDROINFO水力信息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流域或工程的水动力学模拟;建立了水库防洪减灾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模型,完成70余座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设计开发。
开孔消浪沉箱结构波浪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大连港25万吨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油码头等四项工程中应用。高拱坝材料动态特性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及其在大坝抗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项目,获2007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辽河流域防洪调度新方法及应用研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以来,以李志军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将海冰科学考察的足迹延伸到南极和北极,先后参加了6次南极考察和4次北极考察,承担了浮冰边缘融化速率、海冰物理环境与生态结构关系、冰内部组构、海冰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科考任务,也打开了我校参与国际科学考察的大门。硕士生雷瑞波作为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成为辽宁省高校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
积极参加汶川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赴四川重灾区实地考察地震和地质灾害情况。林皋院士以近80岁高龄亲临汶川抗震抢险一线,以林皋院士、孔宪京教授、李宏男教授为首,第一时间参与了震害调查和紫坪铺大坝等的地震安全评价与重建规划的教师达20余人次,师生员工为地震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总计94100元,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吴智敏教授志愿赴地震灾区高校支教,在极端艰苦条件下教书育人,甘作奉献。
水利工程学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把培养一流的杰出人才作为学科的重要使命,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精英型人才。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项省级教学成果、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3人。
学科高度重视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西澳大学、普渡大学等五校签订了“2+2”联合培养协议或学生交换学习项目协议。五年内,举办与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20余次,建立“重大土木水利工程防灾减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接待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访问参观500余人次,派出师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培训等70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学科通过严抓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在本科生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均为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一次就业率在97%以上。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9人在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
三年内,本科生依托创新实践项目发表论文51篇,申请专利70项。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特等奖1名、二等奖3名,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培养全国水利优秀毕业生4名,全国水利院校首届十佳未来水利之星“学业之星”1名。
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本科教学实践平台,为全面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土木水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为水利部与教育部共建的八所涉水高校之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水利厅、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交水运设计院等20家大型水利设计研究单位和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基于校内外实践训练平台,完成工程实践教育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国内外各位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科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首创“土木水利学科前沿实验”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访问团及个人到学部开展学术交流,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本科生赴美、日等国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科现有水利工程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学科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开拓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经过20余年的建设,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三年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篇,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4篇,有2人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包括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水利部总工汪洪,交通部总工蒋千(原任)、徐光,沈阳市副市长杨亚洲,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许文海等优秀管理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世楞,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大师曹克明等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中国交通集团公司总裁刘起涛等知名企业家,为我国水利工程学科的发展及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水利工程学科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水利工程学科创办于1949年,是我校建校之初就创立的优势学科之一,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经过60余年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强、位于全国前列并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前沿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编辑整理 张平媛 通讯员 孟秀英 记者团 李东妮)
秉承“厚德和物、勤学创新”的优良传统,建设工程学部坚持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在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中实践大学的使命,积极建设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水利工程学科。依托学科建设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运行开放,建立以来四次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多次视察实验室,关心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图为2002年6月,胡锦涛同志来访并参观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长期不懈建设,水利工程学科积淀了雄厚的科研实力,2005年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0项,在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五位。目前在研“973”项目1项、“973”课题6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54项,省部级项目33项、企业委托项目150余项,2011年科研总经费达6674.82万元,人均科研经费68.11万元。图为我校设计的大连油港输油栈桥。
在“211工程”与“985工程”等支持下,水利工程学科创建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研究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创新团队,5个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团队。
1949年,首任系主任李士豪教授经地下党介绍从上海乘油轮绕道香港,经朝鲜最后到达大连工学院。1956年7月1日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连市第一位入党的教授。正是在这样一批信仰坚定的伟大教育家的带领下,水利工程学科砥砺奋进,逐步凝练富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创造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160多篇,EI论文近千篇。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师资队伍。提出并实施“三个建设”,即“院士后备梯队建设”,“青年学术带头人梯队建设”,“青年教师队伍的博士化建设”。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7人,涌现出多位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高端领军人才。
邱大洪院士担任大连油港设计总工程师;周晶教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滕斌教授担任“973”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孔宪京教授在核电站海域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和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研究中取得重大创新成果,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程春田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沈永明教授被评为国家优秀博士后;马震岳教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董国海、李志军、王永学、沈永明等多位教授分别在国家、省市各级学会担任理事(长)或主任委员,并在相关国际期刊担任编委。
依托水利工程学科建设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可模拟产生海浪、海流和潮汐等综合作用的多功能水池;低、高频(长、短周期)复合造波系统;大波流水槽;非线性波浪水槽;二维水下地震模拟系统;大型高精度静动三轴仪;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等。
实验室致力于开展海岸和近海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工程技术课题的研究,围绕海洋动力因素与海岸、海床和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海洋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与防治,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体系及其全寿命性能评定和设计,海岸和近海工程系统的安全防护与防灾减灾,海岸和近海工程系统的数值仿真与实验模拟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支持下,联合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海油研究院等单位,牵头组织申报“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
在推动学术繁荣和学术创新的同时,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水利工程学科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我国第一个十万吨级油港的设计、第一个军港基地的设计、当时亚洲最大渔港的设计;在国内首先系统开展水坝抗震研究;开展了丰满水电站增建泄水隧洞的岩塞爆破对大坝安全影响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海洋工程和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参与上海洋山港、曹妃甸港口工程、上海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攻关;在水利水电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双江口土石坝、锦屏一级高拱坝以及三峡、溪洛渡、小湾、白鹤滩、大岗山等世界级高坝和几乎国内所有大型工程坝体、厂房的技术攻关以及滚弄等多项国际水电项目的研究;开发的HYDROINFO水力信息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流域或工程的水动力学模拟;建立了水库防洪减灾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模型,完成70余座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设计开发。
开孔消浪沉箱结构波浪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大连港25万吨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油码头等四项工程中应用。高拱坝材料动态特性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及其在大坝抗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项目,获2007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辽河流域防洪调度新方法及应用研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以来,以李志军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将海冰科学考察的足迹延伸到南极和北极,先后参加了6次南极考察和4次北极考察,承担了浮冰边缘融化速率、海冰物理环境与生态结构关系、冰内部组构、海冰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科考任务,也打开了我校参与国际科学考察的大门。硕士生雷瑞波作为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成为辽宁省高校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
积极参加汶川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赴四川重灾区实地考察地震和地质灾害情况。林皋院士以近80岁高龄亲临汶川抗震抢险一线,以林皋院士、孔宪京教授、李宏男教授为首,第一时间参与了震害调查和紫坪铺大坝等的地震安全评价与重建规划的教师达20余人次,师生员工为地震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总计94100元,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吴智敏教授志愿赴地震灾区高校支教,在极端艰苦条件下教书育人,甘作奉献。
水利工程学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把培养一流的杰出人才作为学科的重要使命,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精英型人才。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项省级教学成果、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3人。
学科高度重视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西澳大学、普渡大学等五校签订了“2+2”联合培养协议或学生交换学习项目协议。五年内,举办与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20余次,建立“重大土木水利工程防灾减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接待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访问参观500余人次,派出师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培训等70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学科通过严抓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在本科生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均为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一次就业率在97%以上。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9人在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
三年内,本科生依托创新实践项目发表论文51篇,申请专利70项。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特等奖1名、二等奖3名,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培养全国水利优秀毕业生4名,全国水利院校首届十佳未来水利之星“学业之星”1名。
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本科教学实践平台,为全面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土木水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为水利部与教育部共建的八所涉水高校之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水利厅、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交水运设计院等20家大型水利设计研究单位和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基于校内外实践训练平台,完成工程实践教育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国内外各位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科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首创“土木水利学科前沿实验”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访问团及个人到学部开展学术交流,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本科生赴美、日等国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科现有水利工程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学科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开拓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经过20余年的建设,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三年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篇,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4篇,有2人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包括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水利部总工汪洪,交通部总工蒋千(原任)、徐光,沈阳市副市长杨亚洲,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许文海等优秀管理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世楞,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大师曹克明等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中国交通集团公司总裁刘起涛等知名企业家,为我国水利工程学科的发展及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水利工程学科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