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锻造新优势】深化改革赋能校区建设 打造生态校园新标杆

——盘锦校区全面提升文化与环境育人氛围

为推进魅力大工建设,打造奋进大学文化,盘锦校区广场水系完成命名文化标识设计和施工,作为校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正式启用。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盘锦校区党工委书记罗钟铉,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伟,校长助理兼盘锦校区管委会主任占敬敬共同为命名文化标识揭幕。

自2023年12月1日学校深化盘锦校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盘锦校区加快建设以国际化为主要特色的一流校区,推动校区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有计划、系统性地全面打造“宜教宜学宜居”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化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国际创意生态校园。仅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校区软硬件环境不断呈现新面貌,文化与环境育人条件实现全面提升。

传承大工精神 强化文化育人

校区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利用校园标志性场所的文化育人功能。2024年8月建成校区校史文化展厅,成为学校授牌的首个校史文化育人基地。校区广场水系命名和标识设计,与校史文化育人基地一同部署推进,于去年12月24日确定了四个广场和两处水系的命名,并于6月13日正式启用。博雅广场上十种不同书法字体的“博雅”二字,将博雅教育理念与广场实体景观完美结合,倡导校区学子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未来领袖;晨晖广场的古典日晷标识,融时间哲思于校园空间,提醒校区师生时刻不忘争分夺秒加速卓越;集贤广场的中式印章标识,四周镌刻大工校风校训,底部阳刻“集贤”二字,饱含了对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殷切希望;青春广场旁挥动“飘带”的“青春”二字,勉励校区学子激扬青春、蓬勃向上;思源河与开发区校区的思源湖遥相呼应,命名标识上的“思源”二字,出自我校主要创始人屈伯川老校长的手迹,倡导校区学子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不忘饮水思源;锦理池取自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的“锦”“理”二字,谐音“锦鲤”,也映衬池中悠然游弋的锦鲤,饱含对校区学子的美好祝愿。

思源河畔连接各楼宇的连廊是校区的独特风景和建筑特色。校区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打造“文化连廊”,突出校友文化,凝聚校友情、母校情。在连廊内建设了“驿路风华”和“大学之道”两处特色文化空间,优化提升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汇聚事业发展的奋进力量。

以师生为中心 提升育人条件

校区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着力提升学习生活条件。深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构建可视化、交互式学习新模式。2024年底,未来学习中心体验区完成阶段性建设并投入使用,规划一体化建设智慧教学研讨室、AI孪生研讨室、AI孪生教师、AI助教、未来学习空间等,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入选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标杆案例(全国高校共入选44项标杆案例),助力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奖(全国15个,其中高校7个)。同时,校区全新升级打造智慧研讨语音教室,为外语课程和小班讨论课提供一流教学环境,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在图书馆盘锦校区分馆,精心为学子们打造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红海学堂”,提供配有智慧屏幕等先进设施的“讨论共享空间”。这些空间的打造,不仅满足了校区师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更激发了师生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

在改善学习条件的同时,校区体系化推进宿舍、食堂等生活条件的改善。落实学校“学域培养、书院育人”统一部署,于2024年暑假完成自强书院首批条件改造项目,精心打造了自由开放、舒适温馨的社区学习生活环境。书院内设有“锦绣书吧”“遇见食佳”“灵动空间”等多元功能区,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教授午餐会、学术研讨、主题演讲、艺术课程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交流空间。同时,校区实现宿舍空调全覆盖,完成了食堂的装修改造,丰富餐饮档口,引入非遗小吃等,着力提升学生生活条件。

打造生态校园 强化环境育人

校区着力建设与国际化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国际创意生态校园,以双语校园建设和国际氛围营造提升校区国际化人文环境。2024年,完成了锦理池水系恢复和环境美化亮化工程,实现了锦理池常年有水、四季皆美;完成了晨晖广场地面灯光修复等亮化工程,实施“草花地毯”计划等绿化项目,实现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今年,依照大连校区凌水湖上的湖心亭,在校区思源河上等比例建设思源亭,完善周围景观建设,完成教学楼周围水系修复,校园因水而更加优美、灵动,成为加强文化浸润和传承大工精神的重要载体。

校区高度重视师生身心健康,继完善校区医疗保障条件和对室外运动场地进行了全面修缮升级后,充分利用校区水系环境和气候资源特色,于2024年冬季打造了校区冰上运动项目并开展校区首届“冰趣嘉年华”,得到了央视的关注和报道;于2024年下半年在C09启动校区身心健康中心建设,打造高品质健身房、心理咨询室。此外,校区在食堂和宿舍等处设置健康秤,增设轻食减脂餐,菜品中英文标注名字、营养成分和卡路里;在关键楼宇和运动场所增设便携式医用除颤仪(AED)、医药箱和工具箱等。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大幅提升校区环境质量,更倡导师生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制机制改革以来,校区学习生活条件和校园环境显著改善,文化和环境育人功能有效提升。校区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持续有计划、系统性地推动校园条件设施和环境改造升级,将陆续实施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改造B03生活驿站并引进知名餐饮品牌、改造E03大学生文化中心等项目,丰富冬季冰雪运动等健身项目,校区将持续提升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水平。

来源:盘锦校区
编辑:王增强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