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基于“计算+”思维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

2021-05-31

5月28日午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海山楼802会议室开展了第10期午间教学沙龙活动。活动邀请电信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宇新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基于“计算+”思维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为主题,与来自学校各学部学院的一线教师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展开深入研讨。

微信图片_2021053108442016.jpg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逐渐成为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性问题和科技创新的必备工具,也成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支撑;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们提出一种思想,即“计算+”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依托数据库、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等各种计算类型,使传统行业与计算技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基于“计算+”思维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等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向其他传统工科专业进行辐射和支撑,成为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5310844209.jpg

王宇新介绍了计算机专业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新工科人才培养举措,包括课程体系中新技术要素的融入、传统工科专业中计算相关课程的开设、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产业融入的多种方法等,并特别介绍了电信学部为2020级全体大类学生增设的1学分实践课《电类创新实践训练》以及专门为此课创办的“‘百度杯’电类创新实践创意大赛”的成功经验,引起了现场各专业老师的关注和共鸣,并表示明年可以一起联合进行此门课程的建设。最后,王宇新介绍了参加人文学部举办的新文科建设论坛和联盟成立大会的情况,提出了新文科携手新工科的观点,以及未来对全校各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思维->数据思维->智能思维”培养的设想。

在讨论环节,与会教师们热烈发言。参会教师总结了自己实践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并提出很多设想,建议借鉴清华大学iCenter辅修专业平台的经验,充分利用好我校的专创融合荣誉课程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通过联合学科参加竞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等等。

通过本次教学沙龙,各位参会老师对“计算+”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也对未来各专业之间合作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编辑:秦博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