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第八期教师成长营 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加强理工科教师人文素养

2023-04-10

4月7日中午,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第8期教师成长营,邀请郭金明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加强理工科教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拓展途径。

11111_副本.jpg

郭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外教育由博雅教育到专才教育再到通识教育的螺旋式发展进程。他指出,自然、社会与人的纠缠是一个超复杂系统,新时代人性的认知激活了人的主体意识,通识教育应该逐渐晋升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谈到通识教育的特征与目的,郭老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了解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健康的人格素养。

222222233333.jpg

新时代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对理工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来自高阶课堂活动目标与教师专业的冲突。一堂富于人文精神的大学课堂,教师不仅要有本专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学术热情、思想的深度广度、人文气质、思考和表达方式等等。二是来自教师营养谱系的有限性与教学艺术需要的冲突。教学活动是“知识的艺术阐释”和“以知识为媒介的人格养成过程”,每一堂优秀课程都是卓越教师的真善美高度融合的“表演”。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每一门课程都有价值观塑造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230410110903.png

如何丰富理工科教师的营养谱系,培养人文素养,郭老师从看、听、说、读、写五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看话剧、看戏剧、看远方的风景;二是听音乐会、听歌曲、听喜马拉雅;三是与高人交流,与大师对话;四是读中国的诗词歌赋、读中外名著、读哲学书、读中国文化史、人类思想史、哲学史、科学史等;五是写心情、写散文、自媒体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教师承担着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既能够提高理工科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增添教师的讲课魅力,也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郭栢辉
审核: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