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

“智汇未来:科研报国 青年担当”研讨会举办 三校青年学子共创人才培养蓝图

2025-06-05作者:王思佳 汪君平

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际育人合作,拓宽青年学生视野,5月24日,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举办“智汇未来:科研报国 青年担当”研讨会。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未来书院院长侯庆敏,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未来书院副院长孙智妍,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新工科大师班辅导员张萌,未来书院指导教师刘姝瑾,武汉大学雷军班指导教师武宇,西北工业大学铸剑班指导教师王紫东,学校青年校友导师华为天才少年代克楠,宇树科技工程师丛禹塵以及来自武汉大学雷军班、西北工业大学铸剑班、大工新工科大师班的学生代表等40余人出席研讨会。

1.jpg

武大雷军班、西工大铸剑班学生代表先后分享班级建设经验。雷军班代表尹玉文东和朱康鑫阐述了班级在课程体系、导师机制、实践活动和班委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实践。铸剑班代表张益沐、王君菡分享了班级“强化统筹规划起步”“完善培养体系引领成长”“凸显品牌积蓄动能”“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增效”等维度的育人举措。该班学子还特别围绕强化科研竞赛中的青年担当,介绍了“破局立新”的实践经验。

2.jpg

在大工党校行动学习课题组教师胥吉萍、孙挺的支持下,三校学子通过“我的未来名片”和“未来合作联盟墙”开展团队共创。四组学员围绕“突破交叉学科壁垒与平衡专业深度广度”“强化地域院校协作,依托实践平台与创新孵化助力成长”“新工科学生成长路径与使命担当”“拔尖创新人才有效激励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热烈研讨。在“世界咖啡”环节,各组充分跨组交流迭代。学员们不断完善方案设计,最终以“Pecha Kucha”(限时高效路演)的形式进行了集中展示。

校友导师针对各组研讨的问题进行了专业点评。丛禹塵结合自身成长经验,强调青年学子需主动链接校内外资源,明晰未来发展路径。代克楠则鼓励大家把握大学节奏,“以闯关心态面对挑战,放下负担做更好的自己”。

3.jpg

论坛尾声,三校学生代表共同庄严发布成长宣言。同学们承诺将加强跨地域、跨学科协作,矢志以科研创新服务国家发展需求。

本次论坛为国内高校创新人才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融合学术深度、学科广度与综合能力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科技强国输送更多青年先锋力量。

来源: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李梦瑶 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