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继春季学期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名家系列示范课堂之后,再次顺利开启“品读经典 感悟时代”专家报告会系列活动,以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原著基础。本次讲座邀请到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作题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的报告。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玉梅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及其他高校师生共同参加。
黄其洪教授的报告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脉络为线索,全景展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已经有意识地超越费尔巴哈式的宗教批判,开始追求以人的解放为目标、“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其思想带有明显的思辨色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类”哲学的感性原则来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思辨,同时对当时欧洲革命实践中追求经济平均和政治平等的“共产主义”思潮保持明确的批判态度。马克思立足现实工业发展进程,以对象化活动为基础,提出以“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为目标的哲学共产主义观,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所建构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双重有机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由于唯物史观的真正确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概念实现了“科学”突破。在《共产党宣言》以及《哥达纲领批判》等后来的著作中,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社会”内涵进一步明确,具体化为生产关系变迁、阶级利益对抗、社会政治斗争等物质生活的现实生产过程。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薛晋锡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薛老师整体回顾了黄其洪教授的报告内容,认为讲座内容既有学理思考的深刻,也有对现实关照的深沉。黄其洪教授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世界历史”等概念的解析实现了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有利于我们从学理层面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内容的深刻内涵。最后黄其洪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出了集中回答,深入解析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概念与马克思对象化实践活动之间的区别等问题,并对同学们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提出了方法论建议,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