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马伯庸读书分享会在伯川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作家马伯庸以“历史中的大与小”为主题分享历史观与创作经验,3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
分享会现场,马伯庸以历史中的大与小为题,深度挖掘出历史与现代的共性,激发师生对历史的兴趣。从敦煌经卷到湖北云梦县的秦简,从大唐玄奘到南越王宫的赵佗,马伯庸用生动活泼的史实末节,爬梳出历史背后普通人的命运。在一块块铭文砖里,三国乱世因何而来、因何而终——这历史背后深层次的动因,恰是普通人的命运沉浮。“希望大家以后看历史书的时候,多去想一想这些历史背后普通人的例子,因为这些例子才构成了历史本身。”
会后,马伯庸与师生互动,畅谈创作经历和心得,鼓励同学们坚持阅读和写作。
“阅读是对未来人生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伯庸表示,阅读是创作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沉淀积累以及基于阅读的思考,就没有办法写出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人生有所增益。
谈及文学写作,他鼓励学生保持初心,养成长久的创作习惯:“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坚持写下去。只要你确认你喜欢写就可以了,不要去想写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在校期间,培养出自己最喜欢的兴趣”,马伯庸给大工学子留下寄语,“当你有了这样一个爱好之后,在未来,就能够拥有一个逃遁的空间、能够支撑起你内心的世界。”
主讲人简介:
马伯庸,中国当代作家,著有历史题材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长安的荔枝》《大医》等,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等,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
来源:图书馆
编辑: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