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为了心中的神圣使命

——―――大连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工作纪实

2006-09-16作者:single

  开学了,新生入校了。此时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里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年轻大学生们,身着戎装,在铿锵的步伐和嘹亮的口号声中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国防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国防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是大连理工大学国防教育的鲜明特色。2001年,该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该校成立了全国高校中的首家国防教育学院。

  为抓好国防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武装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和完善。为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发展,学校采取武装部与学生工作处合署办公的形式,使得全体学生工作者全程参与国防教育,并加大对学生工作者的国防教育和军事技能培训力度,使之成为实施国防教育的骨干力量;学校还成立了军事教研室,配备专兼职军事教师,全面负责全校学生的国防教育和军事教学工作。

  学校积极落实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将国防教育纳入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并作为必修课程。1994年,学校将学生军训纳入培养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积极探索学生军事训练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改变过去分时间段、分专业军训的模式,实现新生入学后集中军训的模式,按照军队正规化管理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军训时间为3周,记4学分。

  从队列、军体拳、分列式训练,到单兵战术、旗语操、寝室内务卫生整理、参观坦克训练基地、国防知识讲座……军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军训过程中,大学生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于律己、刻苦训练,系统地接受了国防教育以及优良作风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沙场秋点兵”,一年一度的阅兵式和学生军训成果汇报会气势恢弘,整齐划一、阳刚威武的检阅仪式既是学生军训成果的展示,更是大学生接受洗礼与激励的升华。

  学校自1985年开设军事理论课以来,就将军事理论课列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采取课内授课与课外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时数36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很好地表达了教学难点和重点。针对广大同学普遍关心的军事热点问题,学校专门聘请知名军事专家和学者开设了《邓小平国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军与海防》、《高技术战争》等军事讲座课。学校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先后编辑出版了《大学军训教材》、《白话孙子兵法读本》、《国防史鉴》、《学点军事辩证法》、《学孙子兵法》及《军事课教程》等教材和专著。

  每年的国防教育日和每年学生军训期间,学校都结合军训举办以爱党、爱国为主题的班级诗歌朗诵比赛,抒发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拳拳爱心,展示出学生的青春风采和时代风貌;由沈阳军区与该校联合组织的国防军事夏令营,让大学生走出了校园,走进了军营,让大学生了解并体验军旅生活,加强国防意识,为培养和选拔后备军官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建设运行的“大连理工大学国防教育网”,搭建了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学习、传递国防教育信息、交流国防教育经验、宣传国防教育先进典型的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从2000年开始,先后为部队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定向招收国防生180余人,直接向部队输送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近100人,并与部队开展了科研合作。2004年,以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和加强高校学生国防教育为宗旨,该校成立了全国高校中的首家国防教育学院。

  为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和高标准完成大学生军训工作,学校先后与原大连陆军学院、沈阳军区坦克乘员基地、步兵第一一五师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成立了“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力量。

  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学校不断深化制度建设,实现国防教育规范化和经常化。《高校国防教育(军训)文集》,《学生军训考核标准》、《军事理论课教学实施方案》等文件和规章制度,对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中的思想工作、日常管理、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

  学校培养了一批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国防教育骨干队伍。新生辅导员每年暑假期间到部队院校进行不少于2周的集中训练,学习部队优良的传统、作风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熟悉军事化管理的方式方法,这些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工作中,都逐渐成长为国防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

  为做好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保障国防教育工作的经常活动,学校每年筹措的国防教育经费达到50余万元。学校在综合教学楼建设了2个国防教育专修教室,用于国防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及相关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全面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一批批具有国防意识,立志成才报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从这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第一线!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田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