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产学研旗帜飘扬出的工业神话

2006-10-19作者:single

  “十一五”开局之年,辽宁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我们回眸走过的历史,展望未来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没有“产学研”合作积淀出来的厚重科技底蕴,辽宁的振兴伟业无从谈起。

  伫立潮头,蓄势腾飞。

  辽宁人凭借着聪颖睿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工业神话―――

  从沈鼓集团的70万吨乙烯装置用压缩机,到东软集团的医用CT机等数字化医疗设备;从大连新船重工的5618 TEU集装箱船,到“中华”06号磁悬浮技术验证车等大批重大新产品的试制成功……

  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浸透着科技的伟力,产学研合作的功绩;无一不沐浴着令人炫目的科技之光,彰显出辽宁作为迅速崛起的工业大省的强大科技实力。

  一项数据表明,“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余项,新增产值1000亿元。

  时下,全省99%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此外,辽宁工业企业在过去的5年间,加快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步伐,开发研制出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攻克了产业发展中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重点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企业进入自主创新轨道的一条最佳路径

  “如果一个企业只停留在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中而不去创新研发,结果必然要重新引进技术,跟着洋人屁股后面跑;要么被新技术所淘汰。” 沈阳鼓风集团副总工程师戴继双这样认为。

  沈鼓集团是我国风机行业的排头兵,创造过近百个压缩机“中国第一”,屡次实现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压缩机研制“零”的突破;开发出新产品上千种,有600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有100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风机技术空白。累计为石化、冶金等国家重点经济发展领域提供各类国产化大型压缩机1271台,替代进口产品达4亿美元。

  如何开掘自主创新的不竭之源?一方面,沈鼓卧薪尝胆,培养自己的研发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把“点子”打在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结盟”上。通过建立专业化、紧密型的研究开发机构,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释放。

  沈鼓―大工研究院就设在大连理工大学的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中,这个旨在推进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经过5年建设,园区面积达到15.7万平方米,吸引各类资金3亿元,园内企业总数达110家。现在,大连理工大学已有6名学科带头人进入了研究院,其中4位是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学者。研究人员既有沈鼓集团选送的,也有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双方共同聘任学校教师和沈鼓研发人员进入研究院工作,同时从海内外招聘相关专家,沈鼓每年还投入2000万元,进行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

  这种“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打破了校、企、科研单位的界限,实现了优势科技资源的充分整合,使得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贴身捆绑”,其研发机构始终瞄准世界最前沿的尖端技术。由此,企业自主创新之泉犹如涓涓细流生生不息。今年上半年,沈鼓综合经济效益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208.2%,比去年同期提高48.0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了快速增长。沈鼓集团已进入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排名榜。

  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感慨地说,推动“产学研”合作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就是要创新产学研模式,完善产学研机制。

  长期以来,受一些陈腐观念的影响,省内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上,满足于为企业“零打碎敲”地解决一些科技难题,往往是企业愁眉不展的时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才能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而在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合作关系若即若离。

  创新产学研模式,关键要杜绝“两层皮”现象,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走出“象牙塔”和“深宅大院”,打开大门搞科研,从与企业的“松散型”合作,转向“战略结盟”,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十五”期间,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三所省内名校纷纷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与企业“联姻”,创建了沈鼓―大工研究院、东大-鞍本钢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为全省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一个个样板。

  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有5年的历史,拥有成员单位27户。截至去年末,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实施技术合作项目近300项,合同总金额达5000万元。仅2004年以来,该校分别与大连冰山集团、东北特钢集团、大化集团、华录等17家会员企业签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56项,合同金额达3000万元。

  为解决我省科技项目源和拔尖人才不足问题,“十五”期间,省政府全面实施省院校合作工程,省本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8000万元,搭建与国内重点院校、著名院所的科技合作平台,省政府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全国15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项目3000余项,累计实现产值近800亿元,引导、培育和壮大了辽宁数百家科技型企业。

  辽宁是科技大省,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强省。然而,实践正不断地昭示着这样的真谛:“产学研”合作是辽宁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一条最佳路径。

  省经委的一项数据表明,过去的5年间,辽宁省工业企业共开发新产品2.65万多项,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年均递增12%以上。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高附加值、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市场急需的重大新产品业已开发见效……

  业内人士评价:这其中,迅速崛起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居功至伟。

    催生科研机构“嬗变”的一组“催化剂”

  “借鸡生蛋”,是缺乏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一条运作得十分成功的经验。

  令人深思的是,早在几年前,深圳市90%以上的市属大中型企业就与国内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院所的近300项成果来深圳“孵化”。“产、学、研”联合,三方优势互补的道路,被精明的深圳人开拓得越来越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无疑,科技与经济结合、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主要的是通过机制和政策的协调来实现的。只有在体制与机制上进行创新“手术”,才能使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紧紧地扣在一起,协调共进。

  我们不应回避这样的现实:辽宁科技投入的程度,拥有的科技人员素质、院士数量,以及其他一些标志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都居于全国领先位置,有的甚至是前三位,但是辽宁的科技产出比例,在全国却居于第十位。

  对辽宁而言,突出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贡献率低、科技资源分散,从而弱化了科技整体实力。这也是“科技大省”并非“科技强省”的尴尬。

  为此,省委、省政府态度坚决:必须要对科研体制与机制、对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的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

  由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机制“嬗变”渐入佳境,“科技国家队”浩浩荡荡开进经济建设主战场,纵横驰骋,创造出一个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工业奇迹。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研发出燃料电池的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有1000辆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投入使用,提供核心技术的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作为燃料电池项目的牵头单位,大连化物所放弃了国外流行的“石墨路线”,选定适合国情的“金属路线”。就像爱迪生给灯泡选灯丝一样,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终于找到一种适合的原材料。如今,大连化物所研制的“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申报发明专利31项,无论是电池的耐用性、可靠性,还是寿命,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伴随产学研合作进程的提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

  为吸引省外重点大学、科研院所与我省开展合作,省政府出台《关于中科院驻辽宁科研单位使用土地及相关政策的意见》,并建立了省院校合作专项资金。从2002年起每年拿出2000万元,支持合作重点项目;

  风险资金、贷款担保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三项经费和企业技改资金等资金政策使省院校合作优秀项目得到优先支持;

  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完善和建立高校科技人员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中权益分配的有效方式和长效机制;

  3月份出台的《关于提高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规定》,更是从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等五个方面,制定了58条优惠政策。

  产学研“合作联盟”催生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座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基地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资金、智力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一批批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新兴产业―――

  中科院“加盟”的辽宁欣泰电力电子科技产业园是丹东市首家民营科技产业园,到2007年园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

  沈阳新纪元化学有限公司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合作研发的荧光增白剂,使我国成为继瑞士之后生产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个国家;

  营口市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开发连铸用无碳功能性耐火材料,现已形成年2000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

  十五期间,我省企业与科研院校签订的3000余项合作项目,累计实现产值近800亿元……

  实践表明,体制机制的创新,政策制度的完善激发了产学研各方的创新激情,使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捆绑式的利益共同体”共闯市场,实现了“多赢”。

    引领企业实现“脱胎换骨”的一场革命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促其成长的“发动机”,自主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的攀升提供阶梯;而产学研合作就是“加速器”,为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科技保障。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脚步中不难看到,我省众多企业凭借自主创新“脱胎换骨”,产学研合作则为企业注入了生生活力。

  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倪锋认为,其实,技术创新并不神秘,有时候创新项目就来源于“灵机一动”。作为被赋予了振兴使命的辽宁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经历过一番艰难磨砺和坎坷,它们的“灵机一动”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直以来,大连冰山集团都在国内制冷行业偏占一隅,占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但在向国际化迈进的过程中,他们却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强硬阻力。

  与众多国内企业一样,冰山集团和国外企业走合资合作化道路,引进新技术,以期打开国际市场。但企业的学费没少交,就是没学来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因为,按照国际惯例核心技术是不在合资合作的范围之内的。况且,人家也绝对不会将自己的“核心机密”拱手相让啊!

   只要有思路,不怕没出路。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大研发投入,冰山集团“灵机一动”,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决心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国际化道路。现在,冰山集团的每个合资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而且,集团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作为自主创新的经费。冰山集团自主研发的空调模糊控制系统,比日本同类产品提高效率20%,但成本却降低了10%。日本人折服了,向冰山集团购买该项技术,冰山也第一次收取了日方2%的技术提成费用。

  从“交学费”到“收学费”,冰山人尝到了甜头,企业顺利迈进国际市场,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市场角色转变。目前,冰山集团成为世界60多个国家公认的制冷国际名牌,三成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冰山集团的成功再次证明,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不会有大市场,也不得不听从于国外企业的“霸权”,同时丧失企业的“自主权”,只有给企业烙上自主创新的标志,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人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我省的大型骨干企业,像沈阳机床、沈飞集团、黎明航发、大连机床、大连造船等,全都与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市场、大学科技园等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或创建产学研基地,借助这些雄厚的科技资源,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实现了向现代企业的成功跨越。

  而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也在产学研合作中找准了自身定位,源源不断地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建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大连市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采用一站式服务、限时保质的方式,从2002年成立至今,已完成服务项目795项,服务企业189家,社会反响强烈。

  其实,在我省,像冰山集团、沈鼓集团一样将自主创新融为企业“自我”意识的企业不在少数,企业越来越加大产学研的投入,而获得的收益远远超出了预期。

  据我省对133户重点企业的统计,今年以来,这些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83.7亿元,同比增长47.8%,是近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研发费用投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共有26户,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研发投入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51%和55.6%。

  调查显示,随着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大,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大幅度的增长。2005年,我省重点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819.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5%,同比增长26.1%。研发费用投入过千万的26户重点工业企业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81.6亿元,占重点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83.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5.1%,同比增长2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随着我省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大批企业“脱胎换骨”,借助产学研合作的阶梯,攀升到崭新的高度,创造出一个个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工业神话”!

  文/本报记者 曹文娟 朱勤 吴世勇 摄/本报记者徐丹伟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田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