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研究指出,我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重经济轻社会转向经济与社会并重,注重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分割孤立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区域规划统领全局,实现地区间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格局。
巩固既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我省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全力打造服务业强省,以优化结构和促进就业为中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课题组分析认为,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的背景下,探索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型模式,就是要重点承接与辽宁制造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要立足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辽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战略重点,系统提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课题组认为,近年来,我省消费性服务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再次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但是,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与装备制造业相关联和需要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发展滞后。
课题组特别提示,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不加区别的兼收并蓄,要有选择、有重点、有规划地承接那些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促进制造业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生产性服务产业。
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进程中,加快辽宁产业的分工重组,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就是要通过产业间关联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产品、服务和市场的横向藕合,培育多种产业属性融合的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提高辽宁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课题组研究分析认为,要重点承接现代物流业转移。为了节约成本和拓展市场,跨国物流公司积极推动物流业国际转移,物流业国际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我省应充分依托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物流信息量大平台等优势,以及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货运代理、仓储、港口业、速递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积极构建沈阳、锦州和大连等区域性物流中心。
积极承接信息服务业转移。目前,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其大部分业务转移到了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我省在长期“机械制造一统天下”的发展历程中,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非常落后。因此,在信息服务业国际转移之际,我省要利用劳动力资源、市场等有利条件,积极吸引国际信息服务业向辽宁转移。
全面承接金融保险业转移。开放辽宁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金融保险业国际大企业来辽投资、控股、参股和开办分支机构,可以切实有效促进辽宁金融市场化、专业化和多元化,可以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保险市场服务体系,以便充分发挥资金流通和周转渠道的作用,为其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努力承接中介服务业转移。要想提高我省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中介服务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承接中介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关键是借鉴国外著名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界定政府与行业协会的职能,做到各有其位各司其职。
加强区域整体规划,发挥优势产业集聚效应
服务业转移和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区别是满意度要求。对制造业的消费需求,基本上可以明确量化到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等方面,但是服务消费更偏重心理层面的满意度要求。
“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省大局。必须加强区域整体规划,只有在区域分工协作基础上,统筹全省招商引资力量,围绕大企业和大项目,科学选准产业定位,才能发挥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才能形成牢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课题组分析认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我省要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和突破口,发挥城市族群的优势和功能,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
沈阳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几年来,沈阳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产业潜能明显释放。当前,沈阳利用外资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主,带动融资租赁、工程咨询、技术开发、ERP系统、法律会计为代表的金融保险、商业贸易、信息服务和咨询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大连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和迅猛发展,已经具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目前,已有大量的国外著名企业落户大连,大连已成为东北地区外资最为集中、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最多的地区。大连应该凭借其完备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人才队伍和突出的城市品牌,抓住国家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发挥港口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牵动作用,积极承接日韩等国家的信息软件、现代物流以及港澳地区管理咨询、经纪、代理、评估、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业,做强做大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
其他市县区要大力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积极改善选商引资环境。一方面积极做好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工作,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另一方面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挖掘潜力,发展特色行业。通过“外引”、“内联”,加强区域协作,拓宽发展领域,增强创新优势。
立足东北亚地区,加快承接欧美服务业转移
近几年来,俄、日、韩三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东北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辽宁在中国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分工协作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
课题组研究认为,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进程中,辽宁应该结合自身的地缘优势、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利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契机,继续保持和不断深化与东北亚地区传统经贸关系,积极拓宽欧美地区的服务贸易。
充分利用辽宁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承接日韩等国服务业转移。在承接日韩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时候,要抓住日韩的电子、信息和通讯等高端产业对华扩张的机遇,重点加大对日韩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招商引资力度,并注重以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带动上下游配套项目,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培育省内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相关产业的聚集地,发挥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提高产业带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香港地区是我省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和第五大贸易伙伴。港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商业餐饮、商品零售及流通等行业,香港商界在沈阳的投资额占全市整体外资的36%。我省应拓展新的经济合作领域,积极承接香港的强势服务业转移,吸收先进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扩大服务产业的总体规模。
课题组特别提出,我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要立足东北亚地区,积极承接欧美等国服务业转移,主动拓展我省与欧美地区服务贸易,促进我省外商投资来源地的多元化。课题组分析认为,近年来,我省与欧美地区主要国家贸易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总额和相对比重都较低,在承接欧美地区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进程中,我省需要主动大力拓展与欧美国家的经贸关系。
课题组研究认为,我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著名服务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我省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提高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引导辽宁服务业从扩张数量逐步转向提高质量,从而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品质,构建有辽宁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争取到2020年,形成“4+3”型的服务业产业体系,即物流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和旅游业四大强势产业,以及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服务范围广、经济效益好、社会功能强、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相配套的现代化服务体系。
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