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团执行总裁 向文波
向文波 三一集团执行总裁
1962年出生于湖南沅江。
1991年进入三一重工(17.67,-0.52,-2.86%),先后主管生产,营销业务。
2004年成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执行总裁。
2006年在博客上展开了有关收购徐工的“产业安全”博客大战。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理想最重要,一个人能成多大的事情,和你的胸怀有极大的关系。理想是目标、是动力,也是成就事业的条件。
理想·平台·机会
我不想做官,就想做事。
1985年我有机会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那时候我才23岁。但我放弃了,成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我又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到了湖南省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涟源市。我到三一没提任何要求,就是认定三一能做我想做的事。我最先是做总经理助理,然后一起创办三一重工,先后担任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我希望三一成为一流的企业,它是我实现理想的平台。
毫无疑问,董事长梁稳根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我跟他很多性格是相近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总能达成一致。没有他我也不会到三一来。我们不是同学,是同事。我们最先的认识也不是因为私人关系。当时我是搞铸造的,他是搞热处理的。我到他那里去,看见他桌子上放了一本管理学的书,书翻得很烂,说明他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这本书。后来,工厂要我推荐人才,我就推荐了他。实际上在此之前我跟他没有任何私交。我们是靠一种共同的理想和爱好相识相知的。我是跟着自己的感觉去做事,而不是受利益诱惑去做事。
人要敢作敢为,如有太多的利益考量、太瞻前顾后,就容易迷失自我,自我禁锢。
在三一奋斗的这些年里,首家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对我感触很大。因为这是个历史机会,我们成为了中国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三一实现了改革试验田的理想,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有的。
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企业家
三一以前是搞材料为主的,1992年才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工程机械行业这十几年最大的变化是:由以国产为主到大力引进、进口为主;到去年,进出口持平;今年出口有可能要超过进口。这是行业的趋势。
对我们来讲,管理上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从人为的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转变。当企业很小的时候,管理是比较简化的。比如:可以没有薪酬体系,老板说了算。领导看上谁就让他当官,不需要管理部门的考察评估,也不需要什么绩效管理。从零开始,由一个人治的企业,变成一个法治的、制度化、流程化管理的企业,这在三一是一个质变。
很多中国企业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中国哪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到了哪个程度,我是不认可的。中国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得了桌面的企业家。一个没有赢利能力的企业家,是没有价值的企业家,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市场机遇里面。如果你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是错失机会,不负责任,你谈不上是什么企业家,更谈不上什么代表性人物。
此外,我认为隐性的管理比显性的管理更重要。显性的管理是解决一般的、程序化的问题,隐性的管理往往是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中国需要自己的管理理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没有想像中那么乐观。根本性问题之一就是管理理论问题。西方理论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理论,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需要管理理论?因为管理是因管理对象、文化、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的。而中国有独特的文化,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内外环境,使得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是独特的。比如:国外没有库房管理,一切都是电脑控制的,它不需要仓库管理员。在中国,仓库管理是个大问题,不管理就会丢掉东西。
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多元化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多样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不同的管理理论。杜拉克说中国必须培养自己的管理学家。现在没有自己的哲学和管理理论不要紧,但没有人愿意沉下来研究就是问题。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在严谨治学?现在学者不像学者,许多人是读洋书以后四处卖弄,大谈管理。
怎么才能产生独特的管理思想?首先需要这种意识:中国需要自己的管理理论。要有人能沉下去进行研究,不戒浮躁怎能成大家?国家需要设立一些课题,给些经费让他们研究,你不能一天到晚到处去找饭吃。如果他经常面临生存的压力,四处去讲课,他也没精力静心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美国、英国不同,我们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理论也不可能实现自然式的成长,需要国家行为来指导、规划。
我不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要做对自己该做的事。完全市场化实现不了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需要国家强力配置资源。日本、韩国的企业也一样是靠国家干预发展起来的。完全靠企业,比如造大飞机就不行。要把政府的优势和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
我眼中的卓越领导者
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方向感。你要把企业带到什么地方去?只有找到方向感你才知道在某个重要的时刻你该做什么,特别是在组织需要变革的时候。
另外,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也是需要的,必须要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要慎重使用组织赋予你的权力。如果你老想到自己是一个官,人家是不会服气的,那是最没能力的领导做的事。
包容心很重要。这一点很麻烦,因为一个精明的领导他什么都看得透,如果没有包容心他跟谁都合作不来。“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水至清则无鱼”讲的就是包容心。求全责备,过分的完美主义是有问题的。尤其在中国这个有中庸传统的社会。
要有社会责任。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是走不远的。因为你个人的目标是很容易满足的,要看得长远。社会责任感不是简单的行善捐款,立意应该更高,应该是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充满理想主义的普通人
我们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企业,我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
我认为:理想和目标可以改造人、凝聚人、团结人。一个人能成多大的事情,和你的胸怀有极大的关系。理想是目标、是动力,也是成就事业的条件。
到现在为止,我都认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就是一个老百姓,到哪里讲话发言也不想惊世骇俗。我写博客不怕人家说我没水平。为什么写博客?就为了表达自己。博客方式较随便,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用过分注重结构和理论。但写博客的人应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我用实名。
反思自己,我的确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结,就是忧国忧民。这跟我受的教育有关。我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是比较浓厚的。我讲话不绕弯子,我会用最快捷的方式表达自己,能用两句话说清楚的决不用三句话。我喜欢直白、准确。这就是我的个性和风格。我就是一普通人,我父亲是一农民,我就是一农民的儿子。父亲去世前给我留下了一幅他手书的《岳阳楼记》,就挂在我办公室里。
至于别人对我的评价,我希望别人认为我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不是一个盛气凌人的人。当你成功的时候有人说你好,当你失败的时候还有人说你好,那就是人生的境界。
(本文根据作者对本刊口述整理而成) 整理、责任编辑:萧三匝
向文波心中的“四最”
您最钦佩的企业家是谁?
我对其他人也不很了解,但我对任正非是很认可的。原因有两点:一、他把华为做成了世界级的企业;二、他把华为做成了优质企业,赢利能力很强。
您最欣赏的企业是哪家?
华为。
15年里,对您触动最大的中西方管理著作(或思想)是什么?
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让我学到了很多好理念。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您认为管理者最理想的心态是什么?
应该是“平常”吧。首先要把自己当平常人,这样才能和别人很好地沟通。如果你老觉得自己是个英雄,是个人物,那么你跟别人就有了隔阂。
来源:中外管理
编辑:田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