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大连女孩赵一橙的青海情结

2007-01-05作者:single

 据天健网消息 这几天,在大工读研二的赵一橙做出一个决定,她要把自己获得的6000元聚德专项奖学金全部捐给青海化隆县。现在是辽宁省学联副主席的赵一橙从青海支边回来一年多了,可在青海的日子就像过电影似的,白云蓝天,静静的雪山,大片大片的草原,藏民和帐房,让她越发的思念。那里的孩子在路灯下读书的情节、孤儿院孩子盖上新被子的高兴劲一幕一幕的,让她非常的牵挂。她说,自己和青海的情结,这辈子算是扯不断了。

  2004年7月,大工毕业的赵一橙正着手准备着去英国排名前十的大学UCL大学攻读GPS专业硕士的机会。去国外留学是她多年的梦想。可这时,又一个机会在“诱惑”着她, -去青海支边。

  男友自然不同意她到青海支边,同寝的好友也劝她,放着出国不去,到青海多受罪。

  几番思想挣扎,她想征求下家长的意见,妈妈问她,“你自己想选哪一个呢。”

  “我想去青海。现在留学也不是难事,将来应该还有机会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妈妈的支持让她做出了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队伍。
  当年的9月,赵一橙成为了大连理工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和大工的另外4名大学生坐着火车来到青海省化隆县第一中学进行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

  9月的青海已下起了雪。

  化隆县平均海拔近三千米,县城环绕在荒山中,交通不便,县上是牛、羊、行人、摩托和车辆同走一条路,出行到最近的城市里需要3个多小时穿越100公里的崎岖道路,由于地处高原,化隆县植物较少、气候恶劣,取暖期从九月到来年六月,长达9个多月。

  城市长大的赵一橙虽然对青海的生活条件有了心理准备,但走进自己的寝室时还是吓了一跳。所谓的寝室就是一个十平方米的土坯平房,床是用木板搭起来的,取暖设备是烧烟煤的炉子。

  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适应这里的生活。一橙首先受到的考验就是高原反应,从失眠、眩晕到嗜睡、胸闷,再到头疼、发烧、上吐下泻,第一个星期大家几乎没做任何工作,都在等待高原反应的消失。

  适应了高原反应,还要面临生活难题。如厕需要到外面简陋的公共茅厕。在这里,生活用水要自己去学校的小操场上去打,水源是一个露天的水龙头,冬天还不时的会冻上,洗衣服的时候只能用铁盆,手有时会粘在盆上,要用呵气去呵才能慢慢把手从铁盆上分离开来。平时被一只小虫也能吓坏的一橙,后来习惯了几只蜘蛛在被上爬也能睡着了。

  可吓人的事还是有,经常有人在半夜三更时来敲门,吓得她只能躲在被窝里打求助电话。
  9月9日,一橙开始了第一节课。“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讲台下面那么多眼睛盯着我,那些眼睛中透露的是新奇,是盼望,还有一种渴望得到知识的迫切,我站在讲台上真的感觉到了一种莫明的亲切和感动,还有一种被人重视的感觉,当然还有一份责任!”

  学校的宿舍是大宿舍。下了晚自习,不管多冷的天。孩子们就自发的坐到路灯下读书。每当看到这些在路灯下学习的孩子,一橙就暗下决心,回去后,不管自己将来做什么,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来改善这些孩子的读书条件。

  化隆县是国定贫困县,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贫困学生,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无奈让一橙寝食难安,在她的倡议下,支教团联系大工团委,组织了捐款活动,先后四次捐献了4万余元款物,赠予了化隆一中、回族女子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及昂思多小学。

  一橙还节省下了自己数量不多的补助,资助了化隆县一中的韩成林等三位贫困同学的学杂费。

  化隆县有一所学生都是孤儿和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支教团并没有人分配去那里工作,但一橙每个月都会去特校看望那些孤儿,或是组织支教团为他们上课,和他们游戏,教他们唱歌、绘画,尝试用哑语与他们交流,用自己的补助给他们买从没吃过的水果,“孩子们盖上新被子的喜悦劲儿,就像过大年穿上新衣服一样。我就从未见过吃苹果吃得那么香的孩子。”

  赵一橙教的是初一的学生。这里的孩子自然很是喜欢这个大城市来的漂亮老师。孩子们的眼神流露的是崇拜,很想和这个漂亮教师接近,但又不知如何表达。

  一天,赵一橙回寝室发现自己的铁皮门上有留言:老师,我们好喜欢你,你好漂亮,能不能永远陪着我们呀?

  一年的时间很快结束了。赵一橙回到了大连。

  原以为,青海只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站点。赵一橙说,很奇怪,日子越久,越开始想念青海。这一阵,她的梦里总是会浮现在青海的日子。她想起了那里的手抓羊肉,想起了上面飘着油皮、冻状的奶子,想起了黄糊糊的还泛着绿色的馍馍......这些可都是她当时一点都吃不下的,可现在,这些都成了她朝思梦想的东西。

  “青海,真的让我牵挂。”赵一橙告诉记者,长这么大,还从未这么强烈的思念过什么。自己近期,一定会去看看青海,去看看那里的大山,去看看那里孤儿,去看看那里学生。


来源:天健网
编辑:田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