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度过冰天雪地的485天 南极英雄雷瑞波凯旋

2007-01-22作者:single
在热烈的掌声和簇拥的鲜花中,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大连理工大学博士雷瑞波凯旋归来。他在神秘的南极度过了冰天雪地的485天,度过了60个极夜、60个极昼,经受了-46℃低温和近40米/秒强风的考验……昨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为雷瑞波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记者采访了这位南极英雄。   

  他冻伤了两个手指   

  2005年11月,雷瑞波随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向南极中山站进发,进行为期一年多的海冰调查工作。他乘坐的“雪龙号”,经过30天的航行,行程12,800多公里,最终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   

  在中山站,雷瑞波投入到海冰调查的任务中,成为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中唯一到野外开展越冬科考活动的队员。由于当地所在的普里兹湾海区水温升高,海冰开始大片融化,不少冰层甚至成了空心冰层。“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偷懒,我必须抓紧时间,在海冰完全融化前尽量多采集数据。”雷瑞波如是说。他作为海冰项目的负责人,每次踏上海冰,都要携带沉重的仪器设备,还得带上一根探路用的棍子。在冰缝密布的区域,他每走一步都得用棍子在周围戳上半天,才能选择出一块最厚实、安全的冰面。有些冰缝宽度太大,他就用木板搭起独木桥,如同杂技演员般惊险地跨过冰缝。   

  在一次野外科考活动中,他刚拿出摄影机准备采集数据,这时却发现双手非常冷,接着感觉非常疼痛,最后被冻僵的手就没有了知觉……原来,他忘记了戴手套。他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被冻肿了,在中山站做了手术,两个手指的指甲被生生拔了出来。昨天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雷瑞波的这两个手指仍然光秃秃的,还没有长出新指甲来。   

  极夜里有寂寞也有浪漫   

  在越冬考察期间,中国第22次科考队的蔬菜、水果渐渐耗尽,队员们很难再吃到绿色植物,雷瑞波和其他成员一样,身体也出现了种种不适。在这种情况下,雷瑞波仍然坚持每天野外科考。由于南极的冬季时常刮风下雪,风速极快,据报道南极最大风速100米/秒,而12级台风为32.6米/秒———在这样的天气是不能外出的,所以他只能在刮风下雪的间隔,抢时间到野外去。   

  雷瑞波说,最艰苦的要数极夜。极夜的时候每天中午12时是全天最为明亮的时段,他只能在这时去野外科考。他每天需要从中山站到内拉湾行走3公里路程,到布置的仪器处检查仪器运转情况,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在寒冷、黑暗的极夜里,他要面对黑暗、强风、高寒、冰裂缝等,更要面对让人压抑的无边寂寞……   

  “看,这是漂亮的极光!”雷瑞波指着照片向记者开心地介绍说,南极的星星和月亮都特别大特别漂亮,“还有一些动物朋友和一些生命力很强的绿色植物,它们都让我留恋不已。”他动情地说,南极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浪漫的地方,它天然和谐的环境让人感动,同时也让人为自己曾污染地球环境而惭愧。   

  他实现了海冰南极越冬调查   

  雷瑞波所在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承担了南极科考“普里兹湾海冰调查和研究”项目,包括收集航行过程中的海冰资料,调查南极洲周边的冰山分布并进行全年观测等。   

  目前,世界各国都将极地科学调查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雷瑞波实现了海冰南极越冬调查,在南极科考的485天,他搜集了达10G的宝贵科学数据。相关专家介绍说,雷瑞波博士获得的南极冬季的大量海冰数据,为组成全年的海冰数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以后越冬海冰观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雷瑞波的事迹感动了大工学子,日前他被全校师生评为“2006年度感动大工十大人物”之一。

来源:大连日报
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