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雷瑞波:挑战南极的博士生

2007-02-05作者:single




  新华网辽宁频道2月5日消息(记者王莹)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日前顺利完成任务返国,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雷瑞波,在南极历时一年零两个月,承受了高寒、强风等恶劣自然环境,以及野外作业的各种危险的严峻考验,圆满地完成南极海冰观测的科考任务。

 越冬野外作业科考队员

 中等身材,黝黑皮肤,26岁的雷瑞波,是这次南极科考中唯一的一名越冬野外作业科考队员。

 雷瑞波此次南极之行的目的,是执行大连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普里滋湾海冰调查和研究课题,包括收集航行过程中的海冰资料,评估雪龙船的航行能力和破冰能力,调查南极洲周边的冰山分布并进行全年观测等。

  据雷瑞波的导师李志军教授介绍,我国对南极的科学考察从1984年开始,到现在已进行了22次。前20次科考,没有对南极越冬海冰情况进行观测,第21次开始,大连理工大学将此变成了现实。

 雷瑞波作为第22次南极越冬的科考队员,是第二次完成越冬时的海冰观测工作。

 对南极海冰特别是冬季海冰进行观测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靠设备自动化测试,一种是手工测试。雷瑞波此次带去了学校自主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设备,重达1吨,这些设备完全由他一个人进行维护和操作。设备摆放在野外,由于受到南极的强风、高寒等恶劣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铺在海冰上的线缆,会不断遭到损伤,所以每隔20天,就要更换一次线路,不到10天,就需要给设备换上电池。这一切艰苦的劳动,要由雷瑞波一人独立完成。加上海冰生长迅速,每天长2厘米,高峰期达3厘米,如果不及时读取数据,过上4天至5天,在高温、低温时测试的信息就会丢掉,而变成平均值,其中间的细节变化,就将无从发现。

 为了保证测试质量,除去极其恶劣的天气,雷瑞波几乎天天要到野外,进行设备维护和数据读取。为了丰富测试数据和种类,他还尽可能地扩大测试区域,将测试范围,从最近的1公里处,延伸到最远的10公里处,只要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他就会带着仪器,去10公里以外的地方作业。

 挑战南极

 每一次从野外回来,雷瑞波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累和饿。野外作业的辛苦,并不在测试本身,而是累在路上。脚下20多厘米厚的积雪,又潮又湿,往前迈步很费劲,虽然有雪中摩托,但必须把它推到冰面上去,而路面上常常高低不平,一会儿一个小山包,你根本就不知道,前面的路况会是什么样,需要时刻警惕水沟和裂缝。

 南极是雪的世界、风的故乡。就是在夏季,气温也是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一年之内,有9个月的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至40多摄氏度,风力可达到40多米/秒。雷瑞波每次回站,全身都是汗,背后又总是厚厚的一层霜,帽子上堆满了雪。

  一般说来,5月20日到7月18日是极夜,因此,雷瑞波只能从每日上午10:30到下午2:00开展工作,剩下的20小时30分钟,则只得呆在屋子里,人也变得愈加孤独和烦躁,加上没有日照,人缺钙,所以感到疲乏。9月至10月,太阳直射大地,紫外线非常强,刺得人很疲惫,那时候,由于新鲜蔬菜已经吃光,饮食变得单调起来,人也愈发难受。

  10月的南极,是一个气温不算太低的月份。每天带着厚重手套,做海冰观测不是很方便,有一天,雷瑞波竟大意地摘掉手套,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手被冻木了,慢慢失去了知觉。当他把仪器收起来,返回站里的时候,右手已经被冻得红肿起来,并且带有水泡。随队的医生看后,只能忍痛将他右手的两个指甲拔掉,直到20多天之后,他的手才又能活动。

 如此多的困难,雷瑞波一一克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带回10张光盘的海冰观测数据,不仅令他的导师、我国海冰资深研究专家李志军教授,以及国内同行感到满意,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肯定。

 难忘南极

 当雷瑞波接受媒体采访,谈及此次南极科考的感受时,他说:“当我们13名越冬科考队员,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之际,我站在飞机的仓门,望着仍然留守在站里的其他5名队员,想起与他们朝夕相处的难忘时光,心中就会涌起一阵不舍之情……”

 南极清澈的碧空、透明的冰川、银色的旷野……在那里,企鹅的偶尔光顾和它们对人类的毫无防范,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令雷瑞波至今心存惬意……他真心呼唤,在地球上,应该保留这样一块净土。人类要去适应它,而不是去征服它。

 令雷瑞波更加难以忘怀的,是那样一个团结、友好、和谐的科考团队。

 在南极的时候,雷瑞波每每野外作业,需要站里2人至3人的陪护。队里的机械师,在雷瑞波每次出行时,都主动请缨,前往陪护……(新华社专稿)

来源:新华网
编辑:田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