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鲜花与掌声中,大连高校学子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雷瑞波圆满完成了南极越冬的海冰观测任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
作为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海冰项目负责人,雷瑞波在南极度过了485个不同寻常的日日夜夜,克服了强风、黑暗、高寒、冰裂等困难,承受了生活上的单调、枯燥、不便,采集到了大量的海冰观测数据,为组成全年的海冰数据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今后越冬海冰观测积累了宝贵经验。
艰辛的极地科考生活,雷瑞波经受住了考验,也在他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永恒的一幕。近日,在大连理工大学,记者采访了这位南极英雄,听他讲述极地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
大连学子雷瑞波 南极越冬科考凯旋
瘦削的身材,黝黑的皮肤,一副黑框眼镜,就是这位书生气浓的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雷瑞波,刚刚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科学考察工作———南极海冰观测。
作为大连高校学子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从2005年11月登上“雪龙”号出征,至2007年1月20日凯旋,雷瑞波在南极度过了485个不同寻常的日日夜夜,克服了强风、黑暗、高寒、冰裂等困难,承受了生活上的单调、枯燥、不便,圆满完成了南极越冬的海冰观测任务。他带回的海冰测试数据达10G,这些数据为组成全年的海冰数据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今后越冬海冰观测积累了宝贵经验。
1月26日,在大连理工大学,记者采访了这位南极英雄。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南极科考这光荣而神圣的工作,我感觉很难得。在完成考察任务的同时,也实现了我踏足南极、体验南极、享受南极的心愿。这次考察,尤其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南极考察中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团结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心。这将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开门见山,雷瑞波诚恳地说。
今年26岁的雷瑞波来自广东省清远市,2004年成为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研究港口、海岸与近岸工程。他的导师李志军是我国资深的海冰科学研究专家。
据了解,此次南极科学考察雷瑞波带回的测试数据包括:从2006年3月17日开始到2006年11月24日结束的莫愁湖淡水冰生消过程冰厚和冰温的连续观测数据,获得冰厚数据200余组,冰温数据8000余组;从2006年4月1日到12月10日内拉湾常规测线的雪厚、冰厚、冰温连续观测数据,雪厚、冰厚、冰温测量都实现自动化测量,获得冰厚、雪厚有效数据1400余组,冰温有效数据1万余组;常规测线同时采用不冻孔测桩法的冰厚手工测量,基本做到每天采样一次,获得数据200余组;越冬阶段采集冰芯样品8个,同时获得冰芯盐度密度剖面8个;采集雪样5组,并进行了密度测量;中山站附近海区冰情普查工作进行了9次,钻孔250多个,合计冰厚达300多米。
海冰观测意义重大
选择南极,雷瑞波在导师的带领下是先做了课题研究的。这个课题包含南极走航海冰观测、中山站海冰的定点观测,属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牵头的科技部公益项目“南极环境监测和关键过程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冰洋海冰物理过程和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的一部分。
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根据我国极地科学海冰调查的技术应用,特别是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工作与经验,针对国际海冰观测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改进和完善技术装备;二是开展船载电磁感应型(EMI)海冰厚度探测新技术方法的研究;三是建立航线上的冰类型、密集度和厚度分布资料,特别是普里兹湾的冰资料;四是利用船舶雷达跟踪航线上冰山运动资料,寻求冰山动力学模式;五是探讨定量描述冰块形态的参数化方案,分析海岸线、形状和大面积浮冰形状对冰层破碎的影响;六是开展雪龙海冰破冰能力评估方面的调查;七是中山站的定点海冰观测(越冬)调查,主要目的是建立近岸固定冰海冰生消速率和冰内温度场同环境条件的关系,同时为热力学海冰分层模式提供冬季的分层依据并定量研究海冰“卤水热库”效应。具体实施包括走航海冰调查和中山站海冰定点观测。
“海冰是极地特有的自然现象,各国极地考察都把海冰调查作为一项内容。以此来支持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目前在执行海冰航次调查时包括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常规观测属于资料积累,专项调查属于研究。”雷瑞波介绍说。
百里挑一踏上征程
2005年11月18日,随着“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的悬梯被吊起、汽笛长鸣,我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出征。
从1984年起,我国开始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之后几乎平均每年一次。雷瑞波参加的是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此次考察队共有18名科考队员,雷瑞波是唯一的一名在校学生。(徐晓敬)
来源:辽宁日报 东北新闻网
编辑:胡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