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三年的沉默“恋爱”,3月26日,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宣布:英特尔将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兴建一座先进的300毫米晶圆制造厂。次日,英特尔与大连理工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兴办半导体技术学院协议。有报道称,英特尔此次大连投资是迄今为止跨国公司在华最大的一笔投资。
用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的话来说,对于中美高技术领域贸易来讲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而大连也是击败了印度和以色列,才把英特尔的项目成功引进,这也说明中国自身的技术和人才已经具备了满足国际一流高科技企业设厂生产的要求。
落户中国的必然选择
“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要面临来自日本、欧盟、甚至是台湾地区竞争对手的压力。而要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所作为。”周世俭分析,在美国生产与在中国生产,成本差很多。英特尔选择在中国设厂生产,依靠中国高技术人员的低成本将使它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对于占领和进攻中国市场,英特尔这招很高明。”
同时,中国日益增长的PC市场也是英特尔不可忽视的。有统计显示,2006年美国市场个人电脑销售只增长2.6%,同期,中国销售则增长21%,几乎是美国的十倍。美国纽约技术咨询公司分析,按此速度推算,到2013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脑市场。“如果英特尔在中国市场无所作为,就等于把市场让给竞争对手。”
对此,保罗·欧德宁毫不讳言:英特尔芯片项目落户中国是英特尔的必然选择,将增强中国在英特尔全球战略及全球IT产业中的关键地位。大连具备诸多地理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
更大合作从此开始
“英特尔芯片项目,使大连拥有了世界最尖端的电子信息生产技术和企业,开创了‘世界芯、大连造’的新纪元。半导体技术学院的项目,使大连成为中国当前最先进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大连能够获得英特尔公司的认可,说明大连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环境完全可以满足国际跨国公司的投资要求;英特尔的到来会带动一大批芯片制造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企业投资大连,吸引和带动更多的集成电路硅片制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整机项目跟进投资。”大连市长夏德仁透露,随着英特尔项目的推进,国内外很多企业已经闻风而动,主动与大连接洽的跨国企业已有十几家,产业集聚效应初露端倪。
欧德宁透露,英特尔将继续与国家发改委合作,投资制造业、人才培训,以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确立。
中美高技术贸易的进步
英特尔落户大连一项目在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后,一度处于得不到美国政府批准的尴尬境地。
据悉,此次英特尔得到的是生产电路宽度为90纳米芯片的美国出口许可,芯片组为该公司的微处理器技术提供补充。英特尔目前正在生产65纳米处理器,等到大连工厂投产时,该公司将把电路宽度缩短至45纳米和32纳米。到那时,90纳米芯片组将成为较为陈旧的技术,这使得批准该项技术出口的相关争议相对减小。
周世俭认为,尽管此次英特尔在大连的工厂生产的仅是不需要最先进技术的芯片组,而不是生产核心产品线———微处理器,但对于中美高技术领域贸易来讲仍是进步。希望有更多的美国高科技企业来中国设立工厂,生产高技术产品。毕竟中国与美国的技术还是有差距的,向中国转让一部分技术不会对美国产生威胁。
英特尔方面称,该公司在2009年前出口90纳米技术已获美国政府批准,而大连厂的预计投产日期为2010年,届时如获美国政府新审批,也可能在大连采用更为先进的65纳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