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我市举行纪念“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晚会

——18位献血人员荣获国家金奖

2007-06-15作者:single

[■首席记者 陆彤 通讯员 李雅洁] 最小的“献血之星”、“80后”女大学生邢丽云谈及献血目的,回答得朴实简单:我在为家人买保险;去年共有1.6万人次大学生自愿无偿献血,而在采血车上献血的人群中,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占80%以上

昨天,为感谢全市无偿献血者,由大连市献血办公室举办的纪念“世界献血者日”专题晚会“蓝色的城,红色的爱”隆重举行。据悉,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近日在京召开表彰大会,大连市再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大连电视台、日本三菱商事大连事务所,以他们对献血事业的大力支持,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曹有林等18位献血者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奖。目前,我市已有40多人先后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杯奖和金奖。金奖中献血最多的是韩云霞,她无偿献血105000毫升。

受表彰个人

最小的22岁,最大的51岁

此次大连表彰的“献血之星”都是1998年至今无偿献血12600毫升以上,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是大连交通大学的邢丽云,只有22岁,就有12800毫升的献血记录。年龄最大的51岁的农民献血之星刘凤余,家住岫岩,每次献血都要经历5个小时的旅途劳顿,一个月献一次血小板,风雨不误。徐俊强、张成鸿、王晶、谢绥等16位献血者,都曾荣获前两届的“献血之星”,献血量也已达到今年的“献血之星”标准,俱乐部给予了他们特殊贡献奖励。如今,又有40多人晋升为“五星级会员”,至此,献血俱乐部已有无偿献血1万毫升以上的“终生荣誉会员”近100名。

22岁女大学生

捐献机采血小板16次

在主题晚会现场,记者见到了邢丽云,一个健康、快乐、时尚又懂事的女孩。邢丽云年仅22岁,现在是大连交通大学的学生。自2005年10月起参加血小板的捐献,共捐献机采血小板16次,累计血量达12800毫升,成为了大连市最年轻的“献血之星”。这样一个“80后”的女孩,为什么要多次献血?她献血图的又是什么?小邢的回答朴实又简单:“我在为家人买保险。”

邢丽云从小就是一个懂事又自立的女孩,上大学后,就再也没有要家里一分钱,靠打工、当家教、做促销员来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她喜欢运动、积极参加公益事业。2005年学校组织同学参加无偿献血,她没有报上名,但是她觉得献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但可以救助别人还对自己有用。所以就自己来到血液中心,捐献了一份血小板,从此坚持每个月来血液中心捐献一份血小板。当问到她为什么要献血时,邢丽云说:“我现在还是学生,不能为社会做什么事情,献血救人是我唯一能回报社会的方式。另外,我从学校的宣传中了解到,如果我献血,我的家人用等量的血就可以免费,五年之内还可以享受优待的政策,就像是为家人买了一份‘保险’!”

可爱纯真的女孩给了我们一个真诚的回答,同时诠释了献血的真正意义,的确无偿献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

占献血者80%以上

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安万新主任告诉记者,在采血车上献血的人群中,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占80%以上,他们当中多数是多次献血者。“择日”献血也成为时尚,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在成年日、生日、结婚纪念日、毕业纪念日、情人节、圣诞节里献血,以献爱心的方式来纪念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安万新主任说,在献血的年轻人中,高文明、高文化、高素质的大学生队伍是主要群体。去年共有1.6万人次的大学生自愿无偿献血,近些年来,大连之所以没有出现临床供血断档,更没有发生“血荒”,与大学生们的无偿奉献有着直接关系。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在我市高校中第一个实现了“完全自愿,真正无偿”的无偿献血模式。据学校办公室崔丹老师介绍,这种新的模式表现在:学校取消了对献血师生的任何物质补偿;不再给院系下达献血人数指标;各院系不再统一组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参加献血;献血车直接在校园采血;学校职能部门不参与活动而由学生们自己组织献血。

崔丹老师说,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无偿献血的内涵是学生们献血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媒体和学校的宣传,学生们基本掌握了献血的科学知识,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热情并积极地参与献血活动,有的还因为不能献血而沮丧,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健康乐观向上的氛围。

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

是临床医疗用血的基本保障

记者从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实现了临床医疗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者的目标。

据悉,我市已有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4000多人,他们都是每年献血两次,一次献血400毫升;现在,我市已经建立起一支近300人的稀有血型自愿献血者队伍;已经有800多名自愿献血者加入到机采血小板行列。这些固定献血者,已经成为大连市的爱心流动血库。每遇血液偏型或急救用血,他们只要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献血救人,他们捐献的是血液,重铸的是生命。在多起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他们使生命垂危的病人起死回生,得到患者家属和单位的赞扬,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陈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