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热门微信《大工青友会》里几篇风格恣意的文字勾起了好奇心,比如上周《就业前站》选摘的那篇《大工那么美,我写诗给你看》,于是辗转把作者孙晓旭挖了出来约谈。原本以为他凭一身怪才在新媒体时代创业风生水起,没想到他安心地做着一份企划工作,文字只是乐趣。其实这样蛮好,动辄500强、四大、央企、创业英雄什么的,哪有孙晓旭这样接地气儿?再说,他能说给师弟师妹们的经验心得,仿佛带着坏笑,却字字珠玑。
——编者按
文图/孙晓旭
我是全班31个同学中,最后一个找到工作的,之前因为不确定想做什么而婉拒了好几个Offer,好在离毕业就差一个月时赶上大连电视台招聘,我考上了,成绩不错。1年后,我离开电视台,去了北京网易,当起了体育频道编辑,真正发掘了对文字的驾驭可能。又过了一年,因为结婚生子,我回到大连,开过甜品店,做过微信第三方开发运营,目前在一家西餐连锁品牌担任市场推广经理,描绘每一道佳肴在舌尖的舞蹈,又成了我和文字之间新的连接。业余时间,我是《大工青友会》的义务小编辑,偶尔写一些节操碎满地的文字,那又是我与文字的另一段故事了。
几点小建议
1这个时候还没找到工作的师弟师妹们,着急不是解药,傻等不是办法,多去浏览意向企业的官网和各大招聘网站,别被招聘门槛吓退。我应聘电视台的时候,其实是不够格的,因为要求硕士学历,但我光邮件就换着法子写了5封,还不停打电话磨,最终还是给了我笔试的机会。所以,别抱怨老爹不给力,机会要靠自己争取。
2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是自认为有机会的事。我刚从北京回来,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开了个甜品店,汗夹着泪没少流,却很快就黄摊了。其中的教训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简而言之就是,当你认为某件事大有可为时,很可能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它。
3人的潜力无限,要创造机会去发掘。我大学时最后悔的是没有利用寒暑假去更多的公司实习。若非电视台,我很可能只是某个大公司的物流部的小职员;若非去了网易,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对文字的喜爱。出去做事情,就肯定有收获,憋在家里,除了赘肉,什么也长不了。
本文链接:
来源:新商报 A26版
编辑:马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