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央广网】大连理工大学二十六年坚持开展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纪实

2016-04-12

央广网大连4月12日消息 “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和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活力持久”,“供给侧改革能够推动做出更优质的‘蛋糕’,给老百姓带来真切的实惠”……日前,在大连理工大学一间会议室里,40余名青年学生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表观点,辩论声此起彼伏。

开展讨论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理论研究会。而像这样的理论学习,大连理工大学已经坚持了26年,有一批老教授们在学校团委的积极组织下指导大学生开展课余理论学习,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让大学生与理论学习结缘

——这儿有一批老同志26年矢志不渝坚守理论高地指导青年学生

“同学们,当今,意识形态逐步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遭遇各种挑战,有些声音说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中国了,通过学习马列原著,你们对这种观点怎么看?”这是现今83岁高龄的朱舜卿教授在参加学习研讨会时抛出的一个问题,作为大学生理论研究会的一名指导教师,他每次参加学生学习研讨前都会认真准备,查阅大量资料,想出若干问题“考”学生,让学生自学和自由研讨相结合,通过激辩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在青年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

而这样的理论学习,朱教授足足坚持了20年。1996年退休之后,朱教授便开始了20年如一日,关心、指导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的“在岗”生活。

20年间,不管风霜雨雪,朱老师总是在周日出现在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现场。2014年,朱老师身患肿瘤,医生强烈建议不再承担任何工作,但朱老师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些青年学生。即使已经接受过两次手术,仍然坚持周日一大早先去医院打完吊瓶,再赶回学校参加大学生的理论学习。

在大连理工大学,坚持指导青年学生的老教师不在少数。已经83岁高龄原学校党委书记金同稷教授几年前接受了肺部手术,对室外空气质量和温度敏感的他不能经常外出参加学生讨论。带着对青年学生的期盼,金同稷教授邀请学生到家里面对面、手把手开展定向指导。

“我们把这些学生当成自己的第三代来看待,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有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选择,少走弯路。”这是这些老教授们共同的想法,把培养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当成责任、使命和事业来做。

这些教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爷爷教授”,他们与青年学生结成忘年交。“‘爷爷教授’比我们大学生的思想还时尚、还活跃,提出的问题思辨性强,还经常将网络词汇用在课余理论学习中。”2013级学生赵明月说,现在每周最期待的活动便是周日一上午来到团委理论学习室,和老师们一起研讨解读最新的热点问题、讲话精神。

金同稷教授和朱舜卿教授只是大连理工大学众多学生课余理论学习指导老教师们的一个缩影。早在1990年,学校一批信念坚定、饱经考验的退休老教师便开始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指导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26年来,前后共有50余位老教师开展各种马列理论学习5592余期,指导学生2777980余人次。目前理论学习的指导老教师有15位,他们平均年龄高达77.8岁。

让大学生理论学习变得“有用”

——这儿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

“中国共产党是为公,还是为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大学生理论研究会学员周学飞的心中。为帮助周学飞转变观念,82岁索普一老师主动提出担任周学飞的指导教师。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列原著出发,到中国共产党党史,索普一老师为周学飞制定了一揽子学习计划——每周阅读一个章节,定期汇报读书成果。“当时拿到马列原著,简直就是一部天书。”但让周学飞感动的是,这个82岁的老头雷打不动得每周都来讨论室,帮忙解决周学飞的困惑。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最后坚定了理想信念,周学飞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

阅读马列原著,是老教师们为培养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一项重要的举措。2007年,响应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号召,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理论提高班,关工委老教师从那时候起就要求学员研读马列原著、学习最新的理论成果。

摸着石头过河,走在全国先列。像周学飞一样,大学生理论提高班学员们每周都坐下来3个小时啃原著、啃文件精神。现已担任辅导员的于贵书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研读《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经典著作》的“痛苦”——“真的看不下去,读不懂。但我们拿出一股啃硬骨头的精神头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每次中央有新的文件精神下来,这些老同志们首先进行集中学习。正是老教师们的这种坚持,大连理工大学八期大学生理论提高班培养优秀学员330余名,近百名学员在培训期间或培训后入党,5名学员被推荐到中央党校党史教育班学习,60余名学员被吸纳为大连市红色时尚宣讲团成员,活跃在大连市各大中小学的红色宣讲台上。

对于贵书来说,在理论提高班的学习经历让让他学会了用马列基本原理解答学生思想困惑,在应对网络不和谐声音的时候信手拈来。而在他的带动下,越多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计划中来。

让理论学习“实”起来

——这儿走出一群传播马列火种的宣传队

2015年8月,在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一个广场上,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群众正被一个特殊的专场讲座吸引。

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理论提高班学“习”宣讲团的12名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一段段视频、一张张照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民情怀。

倡议开展宣讲的正是71岁的学生理论研究会指导教师马宽教授。“有时候我们想得过且过,但马老师那股认真劲儿让我们不得不严谨。”在出发前一天的晚上,马教授和学生们就宣讲的内容一直讨论到深夜。

“不要局限于象牙塔,要走出校园传播马列知识,去广袤中国大地了解第一手资料。”在马宽教授的倡导下,仅在2015年暑期,大连理工大学学“习”宣讲团就先后前往安徽霍山县、上海宝山区、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浙江余姚市梁弄镇等开展宣讲活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种政策,场场宣讲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连理工大学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并形成了从马列学习小组和党章学习小组到大学生理论提高班的四层课余理论学习体系,在青年学生们的心中,“这里不仅有琅琅的读书声,还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讨声”。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理论研究会多次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百强社团”、“辽宁省示范性大学生理论社团”等荣誉称号。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一直以来将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点工作。2015年12月学校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写进党代会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将坚持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己任,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张四清 、贾铁生 、龙海波)

《央广网》 (2016-4-12)

本文链接:

来源:《央广网》 (2016-4-12)
编辑:马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