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孙效里教授从 大连理工大学 电信学部的教学岗位上退休后,满腔热忱地转身投入学校关工委的工作。在职时,她全身心扑在教学的第一线,做了二十年的本科生班主任,也指导了一些研究生,曾获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奖章和宝钢优秀教师奖。工作过程中,她有很深切的体会:当学生的学业、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必须要及时疏导、有效化解,否则积重难返。但当时因为忙于教学和科研,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做这些。作为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以后她常想,国家规定退休有年龄限制,但干事业、诚信敬业应该是没有限制的。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有不少人生的感悟与体会,又掌握很多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案例,为什么不能把这些资源用在学生身上哪? 一方面可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更好地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也能最大地发挥自身价值。她虽然已被学校返聘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咨询组的成员,担负着每年大约要听140位左右老师的课等繁重的任务,同时家里有九十多岁的老妈妈需要照顾(已成为植物人),女儿身体也不太好。但她还是决定克服工作和家庭的诸多困难,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拿出更多的时间,主动去做好帮助学业有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件事情。
她先从自己熟悉的电信学部计算机学院入手。她找到学部教务员老师和学生辅导员老师,要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把不及格的名单列出来,再与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具体的上课、学习情况。然后,逐一地给这些学生发短信、打电话,邀请他们来自己办公室谈心。担心学生们会有逆反心理,她在短信里写道:“老师不会教训你,老师是想帮助你,请你来吧,希望我们成为朋友”。为了让学生们不拘束,孙效里买了糖果和纸杯。每次学生坐下后,她都先给他们倒杯水,再给剥块糖,让学生们感到温暖亲切,感觉自己被尊重。
有一名挂科较多的国防生,看到短信后,马上与她取得了联系。进门第一句话就说:“老师,我不认识你,但看到你那样的短信就想来了。”这是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孙效里和他从学习方法谈到重修计划,从军队反腐谈到国防现代化愿景。为了帮助他尽快赶上,孙效里还请了专业课老师为他辅导。后来该生又主动多次找她谈心,因为孙老师给的正能量,他学习劲头更足了。
有一位男同学,她多次打电话和发短信邀请后,他才勉强来。孙效里对他说,“老师已经退休了,不图名利,不求钱财,就想帮你们做点什么。如果将来我不在人世时,你能想起我的某句话对你的影响,那就实现了我生命的价值。” 老师的真诚友善感动了学生。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交流,学生的心门渐渐打开,临走时他高兴地给了老师一个大拥抱。
有一位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因为挂科比较多,心里有了阴影。尽管平时复习得很努力,可一进考场,脑子就一片空白。孙效里和他谈过话,考试前他又找到孙老师,还想谈谈,他们约好了时间。没想到谈话的前一天晚上,孙效里发烧到39度多,她爱人特意请假在家照顾她。眼看快到谈话时间了,体温还是居高不下,爱人劝她换个时间,她坚持要如约在考试前去做好这个孩子的心理工作。谈话过程中,她浑身冷汗淋漓,只好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学生看到说,我真不知道老师是带病来和我谈心的,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认真考试!说完给孙老师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她病好后,利用元旦放假时间又和该生谈了一次话,为的就是赶在考试周前再做一次思想工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去考试。现在这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况都很好,学习也很努力。
一位已经报考研究生的男同学找她谈心说,觉得活着没意思,干什么都没有动力,想不通人为什么活着?孙效里很坦诚地把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体会与他分享、交流。聊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该生说,想清楚了不少,心情愉快了,也有了学习和奋斗的动力。这件事对孙效里触动很大,让她意识到,面对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学生,想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必须要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多角度理解这些年轻人。为此,她买了不少心理、教育、历史等方面的书籍杂志来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四年来,孙效里累计已与500余人次进行了谈心谈话,每次少则一个来小时,最多三四个小时。很多同学慕名而来,一些学习成绩良好的同学也请孙老师帮助做未来职业规划等。孙效里体会到,学生们进入大学后,人生的故事是否写得精彩,做老师的责任重大。尤其是对那些一时迷惑,不愿学,不会学,学不会的孩子们,更要多接近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不仅要把学习搞好,更要把人生的故事写好。虽然孙效里的负荷很重,身体也出现了某些“信号”,但她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会继续把学业指导工作做下去,用余热温暖学生,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本文链接: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2016-5-10)
编辑:马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