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大连新闻网】2020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落幕 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分获自主抓取组和人机协同抓取组一等奖

2020-09-21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历时3天完成了线下的比赛后,昨日在大连金石滩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有290支团队和170个单人参加线上目标识别组,20支团队参加线下现场的人机协同抓取组和自主抓取组比赛。最终,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队获自主抓取组一等奖;大连海事大学海星队获人机协同抓取组一等奖;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代表队获目标识别组一等奖。

本次赛事分为三个组别,目标识别组比赛为线上比赛,内容包括研究水下目标识别检测算法与技术;感知识别包括海参、扇贝、海用及海底岩石、水草等相关环境;精确测量海参的尺寸大小、统计海珍品(海参、扇贝、海胆)数量等。人机协同抓取组和自主抓取组的比赛均在真实开放海域进行,参赛队需要克服复杂海底环境和暗流风浪的影响,要克服实验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技术挑战性不断增大,比赛难度继续提升。要求参赛机器人满足仿真、智能控制、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水下定位、通信、识别、能源系统等全方位技术指标。对机器人技术设计、测试、集成、推广提出很高的要求。组委会在比赛评价中设置更多内容和细化指标(如智能识别、智能抓捕、智能控制、智能返航等),增加了浓缩现场视频和技术答辩的环节,更加保障了比赛结果的准确性。

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队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獐子岛集团水下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主要承担水下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水下成像以及水下目标识别,水下机器人自主作业等的研究。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密切配合,后期实现智能水下机器人辅助配合人工捕捞,提高海洋牧场的综合采捕效率。

大连海事大学的“海星”号水下机器人是大连海事大学研发的第七代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是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海星”在硬件设计上首次采用双机械手弯臂设计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机械手的抓取效率,此外,机械手控制程序配备力学反馈模块,在抓取失败、目标物脱落等情况下自动停止抓取动作,抓取动作灵活。在软件设计方面,海星队采用内置低功耗GPU进行实时目标检测,实现水下小目标快速识别与抓取,具备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今年是第四年来大连参加水下机器人大赛,他表示,大赛举办四届,让人欣慰的是,一支支参赛队伍的研发成果在持续突破中。回想第一届,曾出现过很多“尴尬”场面,有些机器人下海后就出现故障,甚至一个海珍品都抓不上来。到了第二届,可以抓两三个,现在40分钟内能抓到几十个,这样的提升速度,还是很快的。这个过程中,参赛队伍在某些研究领域也有了突破,如机械、算法、机械和算法联动等全方面的提升,特别是协调性方面,真实场景是最好的检验平台。比赛中,那些本来在实验室里都正常的机器人,一扔到海里,就不会动了。所以,不到真实场景,你都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通过比赛,使得专业技术问题越来越聚焦。目前,这些参赛队伍几乎代表了国内高校水下敏捷机器人的最前沿水平,他们在目标自主识别、机器人稳定控制和高效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技术创新和突破。通过这个大赛的检验,我们看到,有些技术成果,已经可以转化到应用领域里。

获奖名单

■目标识别组

一等奖: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代表队

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代表队、华中科技大学代表队、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

三等奖: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陕西师范大学代表队、彭肖肖(个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代表队、南京邮电大学代表队

■人机协同抓取组

一等奖:大连海事大学海星队

二等奖: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队、大连海事大学海狮队

三等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代表队、大连海事大学章鱼队、大连理工大学赤甲红队

进取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代表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代表队

■自主抓取组

一等奖: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队

二等奖:北航—中科院自动化所联队、大连海事大学海狮队

三等奖空缺。

优秀奖:大连海事大学海星队、大连海事大学章鱼队、大连海事大学海大大队、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队

原文链接:


来源:大连新闻网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