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大连日报】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12-02

大连理工大学用航天科技研发冬奥头盔。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回望一年新突破之变 抢抓三年过万亿之机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冉嬛 张丽霞 刘蕴哲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建设创新策源中心,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对科技创新驱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出最清晰的路径。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创业新高地。为实现这个目标,未来五年,大连市科技工作将坚定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强化创新基础、聚焦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主体、聚集科技人才,让创新这一“动力”成为大连城市转型的第一引擎。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一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释放的无穷活力,正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大连在全国78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中排名第17位,位列东北榜首。2021年大连市R&D经费支出达到236.1亿元,同比增长14%,R&D经费投入强度为3.02%,分别高出全国(2.44%)0.58和全省(2.18%)0.84个百分点,成为东北首个突破3%的城市。2022年,全市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累计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0家,预计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800家、新备案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超过400家。全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到380亿元,在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预计达到4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眼滨城大地,“智慧芯”“数据湖”“电力银行”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市正向着“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聚焦特色产业 打好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仗”

走进位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内的国家海洋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记者看到,实验人员正在使用微波杀菌烘干机烘干食材。这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朱蓓薇率领团队研制预制菜产品的地方。近年来,预制菜赛道火热,产业发展迅猛,众多食品加工、农产品、餐饮企业纷纷涌入,成为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日前,中国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大连开幕,“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落户大连,大连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大连预制菜产业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无论在餐饮的创新还是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基础、食材原料的丰富性等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朱蓓薇依托大连市海洋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紧盯蓝色粮仓,提出“向海洋要食物、要营养、要药物,向海洋进军”的目标,攻坚在一个个“卡脖子”难题的第一线。

相比畜禽、果蔬产品,海鲜类预制菜如何保持鲜美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朱蓓薇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通过生物保鲜、质构控制、风味调控等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其良好的鲜度与商品价值。“预制菜无论销售到哪里,它的竞争核心都是‘口味’,要生产制作出一道有特色的美味预制菜,最终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朱蓓薇指出,一道小小的预制菜,其科技含量也很多,“我们团队做海珍品的研究已经有10多年了,一个产品就凝结了很多技术和科学研究。比如对鲍鱼的研究,它的组成成分有哪些?采用怎样的温度煮?加热到什么样的程度口感最好?如何对它进行嫩化等?”据朱蓓薇介绍,她率领的团队在本世纪初期便开始从事中餐工业化研究,至今已在预制菜、水产品等技术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各类科研项100余项,构建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体系,为中式菜肴产业的标准化、工业化和规模化打开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大连市海洋食品与生物制品产业联盟揭牌、大连渤海实验室中试基地暨预制菜产业园筹建、打造海(农)产品预制菜产业集群等,都在为大连预制菜的发展赋能。“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大连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苑晓杰介绍说,学校在服务民生产业方面积淀了深厚的办学传统,尤其在食品学科领域,专注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优势。学校建立的“南极磷虾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功能性盐制品的研究与开发”“大连海鲜预制食品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多项海洋食品和制品科技成果与辽渔集团、大连农渔产业集团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意向。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支撑作用,我市对“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形式进行优化调整,强化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技术先进性、原创性和科研成果本地产业化。同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洁净能源、海洋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推动“卡脖子”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2021年以来,共实施市级“揭榜挂帅”、重点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57项。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新一代2.4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填补了辽宁省及环渤海湾地区2.4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产业空白,实现区域性突破,助推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使中国继续保持在超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建造世界第一方阵,是中国船舶制造业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印记。目前已完成坞内大分段拼接搭载,开启项目船主体连续建造。大连洁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中国北方最大最专业的“核电站、风电站专用设备研发制造产业化基地”项目,先后自主研发核电站滤芯智能更换设备、核电站整体螺栓智能拉伸设备和风电站大型轴承保持架设备,填补国内重大能源装备设备空白。

抢占科技制高点 实现“重量级”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2022年2月,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由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滑雪头盔引来不少网友点赞。“头盔运用曲线加筋变刚度的设计技术,外壳内壳里边含有大量的曲线加筋的布局设计,可以很好地去改善头盔受到冲击载荷以后的传力路径,这样就使得头盔抗冲击效率就能更高,对运动员形成一个很好的保护。”据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郝鹏介绍,这项航天薄壁结构设计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十几年的技术积累,此前他们利用这项技术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胖五”减重1145公斤。但不一样的是,头盔颠覆了火箭在规则圆柱面上直线加筋的设计,有了异形曲面新的技术突破。在头盔材料方面,科研团队在大量测试后,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弹性体三种成分合成的新材料,在维持冲击韧度不变的情况下,能让头盔的刚度提高4倍、拉伸强度提高3倍。此外,考虑到亚洲人的头型“偏圆”,研究团队还搜集了大量我国国家队队员的头围数据,开展定制化的设计,提高了中国运动员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这样一个攻关经历也给我们航天装备的研发带来一些新的启示,我们也希望将来把这项技术再用回到航天装备的研发当中。”郝鹏说道。

创新,向着关键核心技术发力。大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的攻关为突破口,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研发攻关力量。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我市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构建全链条服务网络,打通科技到经济“最后一公里”。从自主研发制造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打入航天军工领域,到成功建造打破国外垄断的全球回转直径和全冲程最大曲轴,从国产首艘航母在连下水,到“翼型风帆助推”超大型原油船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大连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是科技进步的加速器,现实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新领域、新方向的发展。一年来,我市持续构建和完善以企业需求、成果供给、中介服务、支撑保障四个方面有机衔接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强化科技成果应用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保障,使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全市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36.2亿元,增长28.5%。在连主要高校院所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8%,比上年增长4.9%。为加快中试基地建设,我市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培育建设工作,辽宁大连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典型示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全市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1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家。大连特地高校院所科技产业园建立了涵盖国内外150多所高校、140多所中科院研究所、4万家高企的数据库,通过股权投资、概念验证等方式促进高校院所的成果高效转化,获批国家级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多点精准发力 打造一流科研创新生态环境

初冬时节,露凝霜重,大连华邦化学有限公司却是“热气腾腾”景象,员工们士气昂扬忙生产。这家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造血”的企业,一直瞄准气体纯化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国内芯片制造产业“保驾护航”。10月底,这家企业新的研发生产基地在高新区开工建设,这是高新区黄泥川半导体产业园第一个新建重点项目,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半导体专用设备——气体纯化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高纯度氮气、氢气、氧气等气体纯化设备,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和半导体器件等生产的关键配套装备。“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韩国能够生产气体纯化器设备。我们目睹国内半导体产业气体纯化设备领域的困境,决心改变这一状况。”大连华邦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皖南介绍说,企业生产的高端气体纯化设备已为多项集成电路国家重点项目进行实际配套,“我们生产的气体纯化器,最高水平的产气纯度能达到99.9999999%即9N,超出国家气体最高标准3个数量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产品已部分替代进口同类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国外进口气体纯化器垄断国内半导体行业市场的局面。”大连华邦化学正将多年来针对半导体配套产业的诸多前瞻性科研成果进一步加速转化。今年10月开工建设的大连华邦化学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半导体专用设备——气体纯化设备生产研发基地,年产值可达到3亿元。

科技创新,企业要唱主角。一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多措并举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努力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市政府发布了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实施方案,聚焦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出台9条“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新源动力参与的“全功率燃料电池整车及系统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项目和“车规级无空气增湿金属板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双双获得2022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提名。研制的适于海洋环境条件下应用的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稳定耐久的60kW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满足不同动力等级船舶的主动力装置要求,已完成船级社图纸及现场审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研制的八轴客货通用电力机车与实现远程无线同步牵引的重载十二轴电力机车批量出口乌兹别克斯坦,首台自主化大功率高速柴油机D180-16V高速柴油机装车应用。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国家备案188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0%。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国网平台累计注册6479家,评价入库3984家,分别同比增加45%和45.5%。向省科技厅推荐申报雏鹰企业707家,瞪羚企业120家,潜在和种子独角兽企业8家,同比增长86.4%。

我市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各项科技创新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科创活力日益彰显。通过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统筹,大力开拓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股权及债权两个体系为突破口,积极利用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双向发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解决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与三家银行签约,成功为我市科技企业无抵押贷款授信65亿元。此外,依托大连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科技金融发达地区的合作,采取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筹建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打造从天使、创投到并购接续助力的基金生态体系。通过科技招商今年已成功引进两家基金公司,市引导基金领导小组已通过两支创投基金配资审批。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联动发力,一批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中触媒在科创板上市,优迅科技、达利凯普通过交易所上市委审核,瑞克科技、华录智达、如是人力在新三板挂牌。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城市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一年来,我市进一步优化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挂牌运行,筹建海洋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大连实验室,努力打造新的创新增长极,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10家。随着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滨城大地盎然生长,将为大连科技创新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从点到面的突破夯实创新基础,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已然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一位位优秀人才扎根滨城,一个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大连这片热土上不断萌芽、长出新叶。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未来,大连将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在创新之潮奔涌的新时代,以“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建设”为统领,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开创科技创新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原文链接: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22-12/02/content_1688247.htm?div=-1


来源:大连日报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