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大连日报】钱令希:引领中国计算力学走向国际舞台

2023-09-25作者:吕东光

钱令希是上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楷模。

1938年,他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荣誉毕业,拒绝导师挽留,义无反顾回国,投身为抗战修建叙昆铁路。

1979年,钱令希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毕生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勇于担当、挑起使命和责任,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考验,他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已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钱令希是力学泰斗,他一生著作等身,学术成就颇丰,他以勤勉不懈的探索精神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卓越追求,成为中国计算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也成为计算力学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其崇高的学术威望和巨大的学术贡献享誉国内外。他编写的《静定结构学》《超静定结构学》两本教材,培养了一代土木工程师;他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等,其理论的创新性在力学界得到广泛认可,基于其理论成果完成的潜艇结构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任务,为建造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作出重要贡献,为我国海洋工程发展奠定基础。上世纪70年代,钱令希致力于创建“计算力学”学科,倡导研究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他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大连工学院力学团队,引领了中国计算力学走向国际舞台。

钱令希为力学界树立起一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旗帜,为锻造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力量注入强大动力。他目光远大、视野广阔,总能看到科技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国家经济低迷时,他就让身处逆境的学生们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研究计算力学。当计算机在国内刚兴起时,他领导的大连工学院“上海”小分队便冲在了计算力学服务于工程实际、进行创新实践的科学大军的最前面。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发展了计算力学,扩大了大连工学院力学学科的影响力,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经过总结提炼写成教材,被国内其他高校使用,为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钱令希投入工程实践不仅体现在计算力学上,还体现在建桥、筑坝、建港的结构优化设计中。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都有钱令希先生的创新设计。钱令希承担的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主体工程中海上栈桥设计和建造,采用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全长1491米9跨抛物线空腹桁架全焊接百米钢栈桥,45年后还如一道彩虹稳稳地挺立在黄海之滨。

钱令希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担任大连工学院院长后,在全国首个提倡并实践加强高校科学研究的“学术细胞”,大力推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倡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发展,为祖国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钱令希说:“学校最重要的头等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要遵循科学规律。”他顶着压力将钟万勰、程耿东、林家浩调来大工,后来在钱令希等人的努力下,隋允康、刘迎曦等也陆续回到学校。这些人才回到学校的时间比后来国家大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时间早了好几年,而正是这几年,在为这些年轻人赢得了宝贵时间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计算力学学科的快速发展,经过不断追赶,成为国际力学界一支有影响的力量。

钱令希不仅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教事业,还奉献给了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与这座城市结下深厚感情——鲇鱼湾油港大会战,他与建筑工人同甘苦;在庙岭大队参加生产劳动,他帮助农民设计不用钢筋的小桥和不用木材的小学屋子;他去工厂搞教学实践,面对工人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他从兜里掏出老花镜戴上、再拿出计算尺左右拉动几下,就给出了准确的回答。

2009年4月20日,钱令希先生溘然长逝。他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学术功底、闪光智慧,跨越人生无数障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文链接:http://szb.dltv.cn/epaper/dlrb/pc/layout/202309/25/node_A03.html

来源:大连日报
编辑: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