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申请无线账号了吗?快申请一个啊!省流量了。”
“你那里信号好不好,上网快不快?”
“在图书馆能上网了,太好了!”
“但是有些地方没有信号啊。”
……
自我校无线网运行以来,这便成为全校师生的热门话题。我校建成亚洲首个最高带宽校园无线网络,师生们可以不再拘泥于机房、宿舍、实验室等物理空间,摆脱有线网络的束缚,随时随地享受绿色、快捷、安全的网络环境。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而出,教师们不得不担心……
“无线”实现网络“无限”,学生欢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本科生小王以前总是羡慕其他学校覆盖无线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而现在她很自豪,因为自己的学校也开始运行无线,并且是亚洲最带宽无线网。小王学习的是中文专业,需要广泛涉猎报刊书籍,有了无线网之后,最让她兴奋的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看书或新闻,让她感受到自己“没有浪费一分时间”,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中文课上,老师经常会提到一些陌生的名人或名词,无线网可以帮助她随时上网查找词条,及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她说:“以前认为高科技对学习害处更大,现在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对高科技大大改观。”
小张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大四学生,无线网的运行对他的毕业设计有很大帮助。做毕业设计需要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只能在宿舍或者机房进行。无线网开始运行之后,他可以带着电脑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不仅环境安静,而且随时上网检索资料使他毕业设计的进程大大加快。他不禁感叹道:“我们比以往大四的都幸福!”
教室是同学们选择最多的自习场所,从前没有无线网络,同学们只有把网上的资料打印出来带到自习室复习或参考;遇到需要查资料的地方只能标记下来,不能及时解决,有时就忘记了。现在类似的这类问题都得到解决,网络“无限制”,随时随地上网,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帮助同学们解决了不少困难。
寓“无线”于教学,课堂可以更活泼
学校教学楼内的网络时常出现无法连接的故障,当然上不了网自然会影响教学内容,找人来修又时常耽误上课时间。无线网络的运行帮助老师们解决了这个头疼的问题,使日常教学更加方便。
人文学部郭玉坤老师教授法学概论课程,在他的课上需要展示很多生动的案例充实理论知识,还需要一些案例视频以及专家解读,因此课上会经常登陆中国人民法院网给同学们讲解法学界的一些新规定、新政策。无线网络的运行无疑方便了郭老师的教学,他说到:“无线网快捷便利,对我讲课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课程性质,我经常通过无线网向同学们展示网上的热门案例,丰富课堂内容,比枯燥的说教效果更好。而且作为个人我基本每天上网,学校的无线网也便利了我的生活。”
将无线应用于教学,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讲课效果。不仅如此,很多老师也指出无线网络帮助解决了有线网下载慢的问题。“以前下载一个东西很慢,有了无线之后改善很多,学生想看什么就能随时找随时下。另外,我还可以及时回复同学们的邮件,教学内容有什么问题可以马上搜索答案,极其便利。”管理与经济学部俞明南老师如是说。
“让师生充分享受信息化时代的便捷。”
于广辉老师是我校网络部主任,对我校无线网络的建设十分了解。据他介绍,我校无线网络采用基于Aruba 移动企业网络(MOVE)架构,部署先进的、高速802.11n 校园无线网络,为师生提供高性能及高安全性的多媒体级无线应用体验。此次部署覆盖学校教学区域的67栋楼宇,涵盖370个楼层。所选用的无线设备与产品的性能、规模、覆盖率都达到了业内高端的需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移动化发展趋势使学校有了建立无线网络的想法,初衷是让学生享受信息化时代的便捷。”于广辉说。无线的覆盖让教师和学生能更方便地检索到资料,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方便师生随时登录校内各个网站进行相关操作,还能促进教师上课方式的变革。
我校无线网络建设目前处于第一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连气候原因,学校没能在室外安装频点,给在室外使用无线网络带来不便。另外,综合楼三楼四楼附近信号不强,目前已返厂调试。于主任提醒同学们:“由于流量控制,在教学区上网时,如果20分钟内后台没有运行,无线网络将会自动关闭。”
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我校平均每天有2500个用户使用无线网,6000个不同的设备连接到无线网上,这样的高利用率还使网络中心有了开发校园应用软件的想法。
无限“网”住学生心,学习专注度引担忧
事物必有两方面影响,在肯定的同时也要正视无线网运行带来的问题。无线网在全校覆盖是对同学们自制力一个极大的考验,同学们能不能将无线网带来的便利更多地运用于学习?
自习时的放松。劳逸结合是学习高效率的必备原则,同学们能否科学平衡劳和逸?过去把电脑从寝室带到教学区的目的是单纯地好好学习,无线网络改变了这一现象。自习时的QQ提醒声和同学们看电影的欢笑声时常在自习室“此起彼伏”。很多同学把上网当做学习后的放松,有时往往就“一发不可收拾”。
“无聊”课程的消遣。很多同学会把一些理论课程归于“无聊”类课程,大部分同学对枯燥的理论不感兴趣,认为这类课不用听。因此这类课上选择用手机上网消遣的学生相对较多。有同学反映:“在这类课上,听课的在课上算是凤毛麟角了。”在无线运行之前,有时因为网速太慢,就放弃上网;有了无线之后,只要输入账号密码,手机上网和在寝室有线上网的速度一样快,上课用手机上网的同学也明显增多。
因此,郭玉坤老师在肯定无线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担心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无线网的开通会使他们更加无节制的滥用网络。外语学院的殷晓芳老师也由此方面的顾虑:“我很担心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手里都拿着一个手机,低头上网,不认真听课了。”
编者后记:
“无线”走进校园给全校师生都带来了便利,网络的固有特征在激发学生更多期待的同时,也引起了老师的担忧。因此,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无线网络,丰富教学内容、活泼教学形式;作为学生,则应将无线网的便捷更多地应用于学习,让信息化时代的便捷更多地服务于生活,带来更加有益的影响。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曲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