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纵横
首页 >> 专题推荐 >> 理论纵横 >> 正文

那些年,我们最爱的大工一景

2012-05-30作者:文/张平媛 学生记者 于艳洋 张晓薇 马新培 胡晟 图/龙海波

大工的春天是有生命的,竞相绽放的花朵传递着活力;大工的春天是五彩斑斓的,各色活动争奇斗艳。在这个满眼美景的季节里,第三届校园文化节之校园景观建设意见征集正在火热进行,全校师生、离退休教职工、海内外校友纷纷建言献策,踊跃参与。校园中已有的景致也同样散发着迷人的色彩,这些美景也许不惊艳,但却足够厚重,足够让人回味。

令希图书馆

关键词:时尚 大气

“让我喜欢上了自习。”

有人说它是西部校区的核心标志,恢弘大气;有人说它是大工的“星级”建筑,内部设施现代而完善;有人说它特别人性化,在其中读书学习就是一种享受;还有人说,就是因为它,自己爱上了自习。

令希图书馆坐落在西校区,图书馆主入口上方的宽大顶盖,含蓄的表达了为学子们遮风避雨的关怀,“悟”与“学”在这里生生不息。宽敞明亮的环境、充满现代气息的家具设施、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丰富的藏书,令其成为思想、学术、艺术、文化融合的场所,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提起令希图书馆,经常在其中自习的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2011级黄兴同学显得有些兴奋。“令希图书馆室内冬暖夏凉,温度适宜,还有舒适的座椅、宽阔的桌子,特别适合自习。”他说,“学累了走动走动,看看课外书,或是干脆睡上一觉,安静、舒适的环境让我睡得更舒服,充分休息后才有精力继续战斗。”

经常与黄兴一同在令希图书馆自习的孙小群则更有感触,令希的舒适和豪华让她的自习也成为了一种享受。她说:“就是因为令希,我喜欢上了自习。”

材料馆

关键词:安静 深沉

“一所大学应有的气度。”

陈旧的建筑内外留下了岁月的斑驳,这不禁让人想起我校63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馆内温暖而安静,置身其中,让人莫名地沉静与安定下来;每到秋季,馆前的那一树红枫火红得绚烂而夺目,在金色的校园内,成为让人流连驻足的一隅。

作为少数几个从建校初期到现在仍完好保留的建筑之一,材料馆的“老”是毋庸置疑的。每当毕业多年的老校友们重返母校,总是要到材料馆看一看,怀念一下当年的日子。

“材料馆富有年代感,肃穆厚重。”创新与实验学院2009级范文华说到,“来来往往的人不多,较为冷清,但是却十分安静,让心浮气躁的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这才是真正的象牙塔,才是一所大学应有的气度。”

音乐喷泉

关键词:人文气息 热闹

“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校园里的激光音乐喷泉是校庆50周年时由辽宁水利局捐赠的。它东临体育场,西攘图书馆,向北面对主楼广场,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刚建成时,每到夏季,晚上按时开放,冲天的水柱,组成了美丽的画面,伴随动听的歌曲,吸引了大批的游人,其中既有师生员工,也有附近的居民,在炎热的夏季,真是休闲和纳凉的好地方,很受大家的欢迎。

当被问到最喜欢的大工一景,人文学部2011级严哲文毫不犹豫的说:“阳光下的音乐喷泉!”他说:“音乐喷泉地理位置好,被情人路、体育场和图书馆环绕着,喷泉后还是大片的草坪,草坪上还有毕业生赠送的座椅。这些都让音乐喷泉充满了大学的人文气息。”

管经学部的大二女生田静最爱的就是音乐喷泉的开放与热闹。每逢大考过后,她就会到音乐喷泉附近走走,放松一下。“尤其是在夏季的夜晚,喷泉和着音乐展现各种造型,与五彩的灯光辉映成趣,非常漂亮。可以让人忘记烦恼,放松身心。”

山上礼堂

关键词:青春 梦想

“我们的大学生活因礼堂而精彩。”

远远看去,它略显陈旧,毫不起眼,但阻止不了我们大工学子对它的向往与憧憬。“峰岚杯”,“文明杯”,芭蕾演出,京剧,健美操大赛,艺术团专场,六小龄童报告会……因为我们的山上礼堂从来就不缺少艺术与美,青春与激情,梦想与执着,拼搏与汗水。

管理与经济学部俞佳敏是一名准大四的学生,回想过去的三年,山上礼堂满载了她无限珍贵的大学记忆。她连续参加了两届健美操大赛,还参加过“峰岚杯”、迎新晚会、动漫社专场演出,山上礼堂留下了她太多的欢笑、泪水。“我们的大学生活因山上礼堂而丰富多彩,不论是像我一样的表演者还是礼堂内作为观众的同学。”

人文学部大一的吕图认为,山上礼堂是大工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代表了大工人对文化活动的记忆和向往。他说:“山上礼堂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尤其是前面美丽的花果山。春天的时候开满了紫地丁,还有秋千、小凉亭,傍晚时夕阳染红礼堂,那种温馨与美好也让人难忘。

“情人路”“军训路”

关键词:宁静 浪漫

“一路的青春回忆。”

它是同学们口中的“情人路”,宽阔而宁静,带着淡淡的浪漫与安详。每逢傍晚十分,总会看到一对对;它是学生中最著名的“军训路”,炎炎夏日,道路两旁高大而茂密的水杉为同学们送去可贵的荫蔽。

机械与材料能源学部的邬振刚今年已经大三了,但对于那条“军训路”仍是记忆犹新。“那条路让人印象深刻。每次走过,都会想起初入大学时军训的情景,想起那时的同学和教官。”他说,“感觉那里环境很不错,可就是就是离我们生活学习的地方有些远,自己不会经常过去。”

又是一年毕业时,电信学部的王同学也即将离开母校奔向社会。她略显羞涩与无奈地说到:“我大学四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一个男朋友,跟他牵手走一走我们的‘情人路’。”

除了这些标志性的景观,在师生心中,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拥有自己的寓意与象征,成为自己最爱的、最独特的“大工一景”。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西山一条街”,基础部旁几条石凳错落分布的草坪……都别具特色。在建设工程学部的程瑞旭心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工一景是晚自习后同学们回寝的壮观场面。还有学生认为最具特色的“大工一景”应该是“大黑楼”,这样一座菱角分明的极具“性格”电脑型建筑,尤其符合我们理工科学校的特征。人文学部的张新宇推荐了机械馆后面的猫窝为“大工一景”。“下课时,总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去喂食,那场面特别‘有爱’啊!”其实,这不就是鲜活生动的大工一景么?

已经毕业的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龙海波几年前拍摄过一套以大工树为主题的相片集,看似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树木,在他的镜头下却展现了别样的优美姿态,成为了新的大工一景。也许,就是这份对大工的感情,让校园的每一处景物都变得与众不同。

你心中的“大工一景”又是哪里?

延伸阅读:

  • “我心目中的大工一景”校园景观建设意见征集活动通知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曲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