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纵横
首页 >> 专题推荐 >> 理论纵横 >> 正文

【暑假,你咋过?】走向社会,去淘“第一桶金”

————如何度过暑假生活之“创业篇”

2012-07-17作者:学生记者 谌幸

大学生暑期打工,很少能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境况。很多同学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选择放弃假期打工,认为纯体力或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未来生涯上的经验,不值得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在大二同学汪文强的经历中,与专业无关的假期工作,代表的意义更接近成长和成熟。

“这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自己去打工,然后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给爸妈买了礼物,然后自己拿剩下的钱去了自己一直都想去的地方,凤凰。”汪文强说,回忆起大学暑假第一次的打工经历,他非常感谢父母的支持和宽容,“从小到大什么事儿我妈都让我自己决定,高考填志愿,什么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决定的。”暑假里他找到的工作与自己专业并没有关系,是一份销售厨房用品的工作。“因为卖东西的地方离家里坐车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所以我就住在我同学家。”销售工作对口才的要求很高,不停奔波、推销,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运气。在新建的小区,汪文强常常要一家一家推销手中的厨房用品,“因为新装修嘛,肯定需要的人就多一些。打工嘛,你自己想想能锻炼什么,做的是销售,每天就是去正在装修的楼房,俗称扫楼 而且有技巧,先坐电梯到顶楼,然后一层一层下来 ,收获最大的,其实就是心里的满足。”整个假期,汪文强的家乡江西炎热而潮湿,但每周花几天时间在小区来回奔波、推销始终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也就赚了一两千块钱吧,不算多,但的确是第一次。”说起工资的问题,汪文强说下个学期他的学费也准备这个假期通过打工自己赚下来,第一次虽然赚得不多,但逐渐也有了方法。汪文强在说到下个学期的学费时,颇有些感慨。“我妈做生意亏了不少钱。”那是汪文强第一次感受到家庭的重担和自己必须迅速成熟起来的时刻,“我妈希望我读研究生,我听她的,但学费我也要自己赚。”

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的过程也许并不潇洒,但这第一次自己打工赚钱的经历,象征着人生迈向成熟的步伐——此中意义也许更胜于一次学校或家长安排的专业对口实习的收获。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吕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