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这次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激励着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争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以此为契机,培厚工匠精神土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必将推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用实干成就梦想,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汇聚砥砺奋进的强劲动能。
这不平凡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些打动人心的故事。“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高级技师周家荣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世界排名前100的大桥中,有40多座使用了他们团队生产的产品;原先专业不对口的精炼师潘从明从头学起,啃下100多本化学书籍,他的发明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正所谓“技可进乎道”,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如此一流技艺,源自从99%到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骛,映照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
胸怀匠心、摒除匠气,需要蓄积敢于创新的闯劲。拥抱创新,才能推动技艺发展,不断开掘新的道路。中国航发的产业工人洪家光花费5年时间,和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技校毕业、从学徒做起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技术人才,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016年以来,全国职工提出技术革新项目214.5万项,发明创造项目80.8万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事实证明,最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人迹罕至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前人未至之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我们就能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征程上汇聚强大力量。
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前不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呼吁全国各行各业的同志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广大劳动者自觉弘扬工匠精神,鼓足钻劲、闯劲、干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的不凡,创造新的辉煌。
《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02日04版)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