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青春风采 聚奋进力量

我校在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

2021-12-08作者:勾莹

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于11月27日成功举行。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我校建工学部学子从全国16所高校39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设计制作类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各1项,指导教师张崇伟副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

1.png

图1 全国二等奖获奖团队及作品——基于抗剪桩基的海上双层桩式平台

由张崇伟指导,闫薪如、陈静、屈佳妮、王明四名同学组成的连理蔚蓝队完成的“基于抗剪桩基的海上双层桩式平台”在全国总决赛答辩环节中表现优异,斩获设计制作组A类全国二等奖。团队探索现有导管架基础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通过前期方案构思、理论计算、基于SAP2000的有限元分析、局部试验等过程,结合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在结构多处细节体现了创新性,自主设计并手工制作完成一座新概念导管架平台基础模型。经测试,模型在沉降允许范围内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受较大风浪荷载时能保持良好的坐底稳定性和在位稳定性,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自重较轻,基本结构符合实际应用特征。

2.png

图2 全国三等奖获奖团队及作品“新型导管架平台—T4 噬菌体”

由张崇伟指导,庄月峰、张萌稞、万健、朱训昊四名同学组成的飞鲨队完成的“新型导管架平台—T4噬菌体”获设计制作组A类全国三等奖。团队设计灵感来源于在大自然优选之下留存下来的T4噬菌体,虽然形状稍显怪异,但是团队确信它在结构强度方面有很大优势。平台模型整体框架呈三角形,内有三根竖直杆件组成的桁架结构承受竖向荷载,桩结构由三根短桩组成,与承重结构通过水平横梁和倾斜杆件连接,能够为结构提供抗倾覆能力,同时基座处的挡沙板也能够提高平台的抗倾覆能力。整个结构具有小水面线特点,显著降低海浪对结构的冲击力。

此外,马主迪、陈泓孜、郭萱三名同学的“海油小巨人”(指导教师许条建、丛培文)获设计制作组A类全国鼓励奖及校赛二等奖;郝溢宾、尚宝怡、刘嘉琦、王一帆四名同学的作品(指导教师勾莹)和米姝璇、汪娇、丁维高、姜一铭四名同学的作品(指导教师张崇伟)获校赛二等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共同承办,选取新概念导管架平台设计与制作为主要内容,旨在推进海洋石油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达到“学、赛、研”三者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为我国海洋事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我校建设工程学部海洋工程创新实践班组织学生参加此次大赛。海洋工程创新实践班依托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每年招收学有余力的学生,针对海岸和海洋工程领域前沿方向,实施导师负责制,结合本科生知识体系,以实验和实践教学为主授课为辅,重点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员开展该领域创新实践奠定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此次大赛的校内组织工作于十月份开始,经过作品有效性认定和初赛选拔,评选出校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中排序第1位的作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10强角逐。

来源:建设工程学部
编辑:秦博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