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4月20日,是尊敬的钱令希院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钱先生半个多世纪都与理工大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大工镌刻着钱先生的奉献与付出。钱先生作为科学家的爱国奉献、严谨创新的治学精神;作为教育家的高瞻远瞩、精励图治的教育思想;钱先生提携后人、兼容并包的人才观念是全体大工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年华走过了岁月的风尘,献身科教事业66年的钱先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我们纪念钱先生,铭记那段峥嵘岁月,我们更要继承钱先生的精神,努力奉献,为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工新闻网将以连载的形式刊发钱先生女儿钱唐女士的回忆文章《回忆父亲钱令希院士 庆祝母校70周年校庆》一文,让我们跟随钱唐女士的笔触,再次重温钱先生的历史过往。纪念,再出发!
(七)爱才如命广求俊彦
《钱氏家训》中有这样一句:“兴学育才则国盛。”作为钱氏子孙,父亲深深懂得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刚到浙江大学任教的时候,父亲开了一门选修课——高等结构力学。当时选修这门课的只有胡海昌和潘家铮两个人。然而这并不影响父亲的教学热情,他索性把上课改成了形象生动、充满启发性的座谈。两位学生毕业后,父亲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把胡海昌推荐给中国科学院从事基础力学的研究工作;把潘家铮送到水利建设的一线进行现场工程的研究。他们俩各自在父亲为他们选择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就。
1950年4月19日,浙江大学土木系师生欢送1950年应届毕业支前同学合影
(第二排左七为潘家铮、左八为胡海昌,第三排左八为钱令希)(浙江大学档案馆提供)
在大工的校园里,一直流传着“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讲的是钱伟长的助教钟万勰,因为特殊的时代,钟万勰远离科研工作。尽管是个人才,但当时谁都不敢要他。“可偏偏惜才如命的钱令希敢要!”他趁着大工与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交换人才的机会,把钟万勰要了过来。父亲对劝阻他的人说:“这个年轻人,一头钻进科研里了,对党能有什么坏心眼儿?”
大工四位院士(左起:程耿东、邱大洪、钱令希、钟万勰)
1966年,正在大工力学系读研的程耿东和林家浩分别发配到沈阳市122中学和88中学当中学教师,远离力学事业。这是父亲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林家浩后来回忆道:“1968年秋,我和程耿东被派遣到黑龙江珍宝岛附近的军垦农场锻炼。学习老愚公,天天在冰天雪地中挖沟不止。一年后我们又被改派到沈阳当中学老师。…但是,钱老却没有忘记我们。…他要我们耐心地等待三年,千万不要对前途丧失信心。…果然,刚过三年,即1973年3月,我们就被钱老以配备助手的名义一起调回了大连。
对国家有利,父亲必谋之,下定决心之后,父亲自掏腰包出路费,悄悄地委托大工一位年轻教师孟淑华去跑这件调动的事,后来孟淑华成了父亲的忘年交。孟淑华多次坐火车到辽宁省教育厅等部门。外面单位还是认可父亲这位学术权威,也认真考虑他的要求。两个中学开始不同意放人,后来说如果省里同意,他们学校就同意放人。而当时辽宁省既不愿意也不敢点这个头,毕竟这样的责任谁也担当不起。父亲最终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曾在大连工作过的张知远。张知远当时任辽宁省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辽宁省文教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父亲请孟淑华直接去沈阳找张知远,向他介绍这两位中学老师的力学知识和发展潜力,诚恳说明他们是国家急需并且难寻的人才。张知远深深被父亲为国家求贤若渴、敢做敢为的精神所打动,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帮忙。1973年3月,就在邓小平复出之时,程耿东和林家浩的调令下来了。
隋允康是旅大市的三好学生,1965年在大工读本科第三年,提前被学校通知考父亲的研究生。还没报考,学校停课了。1968年末,隋允康分配到吉林省部队进行军农锻炼。1976年后,他很想通过考研回到大工。父亲和他书信来往,建议他不要考研,尽管这条路容易走。父亲因材施教,对他说:“读研是为了学会研究,你独立进行了研究,也发表了论文,不用专门花时间去学习怎样从事研究了。”这次是跨省调动,难度极大。经历一年多的更大努力,1978年4月,隋允康最终从吉林省通化地区调回大工,实现专业归队的愿望。
父亲培养的这几位的学生(助手)工作出色,在力学研究上颇有建树。其中胡海昌、潘家铮、钟万勰、程耿东先后入选科学院院士。父亲说“我最高兴是看到学生超过我”。
1980年春,钱令希与JIGFEX程序系统的学术骨干在汪庄合影
(左起:李锡夔、隋允康、钟万勰、钱令希、林少培、林家浩、裘春航)
(八)献身科教效春蚕
1978年3月18到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的春天终于来到了。邓小平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这句话掷地有声,极大增强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想到自己重新可以正大光明带学生搞科研,重新上讲台,想到女儿也可以和千千万万的失学青年通过考试进学校读书,父亲无比兴奋,夜不能眠。科学春天浓浓的、生机勃勃的气息让父亲思绪起伏,心潮澎湃。他不由想到李白的《行路难》,随即在笔记本上写下一篇短文。父亲不善言辞,下面的短文是唯一用言语表达他的豪情壮志:
“工作千件万件,最重要是培养人才,当好人梯,让更多的中青年踏着自己的肩膀向上攀登。对我们来说余生的每分钟都是珍贵的。我们要像春蚕那样,直到吐尽最后一根丝。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钱氏家训》曰“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父亲有一点诗文的根柢,源于“诗书需读”儒学家风的熏陶和祖父的严格督学。父亲诗里边第一句是“献身科教效春蚕”。他写出这样的诗句,是因为他对春蚕情有独钟,这与他在少年时代,祖父钱伯圭对他“春蚕”的亲子教育分不开。
我几次回老家无锡鸿声里寻根,追寻父亲的少年时代的足迹。2018年,我参加了钱俊瑞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期间,我与鸿声宗亲相聚,畅谈家训家风如何恩泽后人去建设美好生活。借此机会,我也了解到父亲小时候的趣闻。族兄钱新伟先生告诉我他祖母常讲我祖父钱伯圭如何教诲自己的儿子读书。父亲在初小读书的时候,同桌是蚕农的孩子。他跟这个同学很要好,放学回家后常到他家去玩,还将自己的一些小人书、玩具等与同学一起分享。在同学家中,他饶有兴趣地看到一些在镇上居民家中看不到的东西,如养鸡、养鱼、养蚕。同学就带父亲到他家的桑田去采桑葚吃,他也帮同学采桑叶回家喂蚕,一起听蚕宝宝吃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蚕宝宝慢慢长大,吐丝结茧。在这个时候,祖父带着父亲到这个同学家中,送他些练习本子、铅笔、橡皮。然后从他家讨得十到二十个茧子,拿到家中,用线串成一串,挂在墙上,并在后面衬上一张白纸。不几天,茧中的蚕破茧成蝶。雌蛾与雄蛾交配之后,雄蛾死了,雌蛾就在这个白纸上产卵。这样,蚕的使命就完成了。祖父督导父亲学习诗文算数,也引导他观察自然,动手实验。父亲了解养蚕的过程体会到学以致用,知行并重的妙处,也学到春蚕吐丝结茧的牺牲精神。
钱令希抄录李商隐的《无题》诗
祖父一向重视孩子学习诗文。父亲学习了许多,其中有李商隐的《无题》诗。这首诗中的第三、第四句表现诗人对爱情的坚守。“春蚕到死丝方尽”牢牢地印在父亲的脑海里。父亲62岁的时候,借用《无题》的诗句抒发献身科学的豪情壮志。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李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