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工桥隧学科的发展之路

2018-12-26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大工人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在这期间,桥隧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33个年头。33年来,大工桥隧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桥隧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大工桥隧学科的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白手起家 探索道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校尚没有桥梁专业,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时任大连工学院院长的钱令希、金同稷等老领导认识到创建桥梁专业的必要性,于是在1985年引进张哲教授来校工作。

张哲教授独立设计了星海湾栈桥(全长108米,主跨2×36米的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并带领其它专业老师和学生完成了大连市菜市桥的大修设计、甘井子煤码头钢栈桥的大修设计及普兰店立交、东风水库等桥的设计,以出色的构思和合理的设计赢得了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的好评,在桥梁界有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张哲教授提出了以设计带动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思路。

1987年,学校成立道桥教研室,后又组建桥梁教研室,再发展至桥梁工程研究所。1990年道桥专业有了第一批本科毕业生。1992年桥梁教研室成立,张哲教授任所长。1993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99年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为了更好的坚持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大工桥隧人认识到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设计资质。1995年,我校桥梁专业获得乙级资质,后经努力又升级到甲级资质。

由于坚持以设计带动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思路,桥梁专业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培养的学生既有理论又懂实践,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科研工作也因有工程背景而有了明确的方向。工程设计中获得的资金还可支持购买实验设备,这为实验室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并提供了技术积累。经数年的实施,这一发展思路的效果得以彰显。

二、一战成名 起步腾飞

大工桥隧人追求自己的品牌,希望在中国桥梁史上书写下属于自己独特绚烂的一笔。团队全体成员矢志不渝,突破传统桥梁模式的束缚,用创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将所有桥梁工程理论知识发挥的淋漓尽致,设计了获得建设部一等设计大奖的金马大桥,成就了他们自主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桥梁的梦想。

1994年,坐落在广州至肇庆高速公路上的西江金马大桥计划投资3.2亿元,在全国招标,并在国内率先采用设计施工联合体招标的方式。张哲教授前往广东查看地形、桥位,回来后带领团队进行设计研究,最终拿出了“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与双侧T型刚构协作体系”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可减少深水墩的数量,有利于通航泄洪,能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将原计划的3.2亿元建设费用减少到1.89亿元。大工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以技术先进、设计新颖、造价节约的优势,在全国19家知名设计单位的竞标中一举中标。金马大桥首次采用混凝土斜拉桥与双侧T型刚构协作体系,同时采用创新技术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成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径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时任校长林安西亲自到广东参加开工典礼,钱令希老先生也对他们表示祝贺。该工程标志着我校桥梁学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外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自此,大工桥梁一战成名,开始腾飞。

三、驰骋疆场 蓬勃发展

多年来,大工桥梁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因为他们坚信,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在大工桥梁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先后提出了多个世界上首创的结构形式或创新技术。主要包括斜拉桥与T构协作体系、后穿长束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梁、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混凝土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单片桁架拱桥、混凝土箱梁正交异性钢悬臂板拓宽技术、曲线梁桥限位技术、斜牛腿、无缝伸缩缝、海上地锚式悬索桥关键技术等。相关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4项,二等奖多项,同时还有多项国家专利及其它奖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6部。三十多年来,大工桥隧人设计的数百座桥梁遍布大江南北,异彩纷呈,天堑通途。一项工程就是一件“精品”,展示着中国人创新的智慧和灵感。于此同时,大工桥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本、硕、博毕业生。

新世纪初,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桥梁工程研究所提出建设风洞实验室。其实早在1995年,金马大桥设计的科研项目中就涉及风洞试验。当时桥梁工程研究所就意识到风洞研究是研究大型桥梁的必备条件。没有风洞实验室,就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科研领域,是桥梁工程专业发展的软肋。当时东北地区还没有类似的风洞实验室,各地桥梁、高层建筑抗风试验对风洞实验室都有很大的需求,建一所风洞实验室,正当其时。桥梁工程研究所主动寻找场地,筹措资金。学校资助300万元,桥梁工程研究所自筹经费328万元,利用学校废弃的设备大库,于2006年4月将风洞建成,成为当时东北第一家民用风洞实验室,从而加快了学科发展的步伐。

四、建设一流 继往开来

为了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桥隧学科,原有的地下实验室渐渐无法满足需求,建设设备先进的更大型实验室迫在眉睫。桥隧实验室建设方案于2011年7月学校审批通过。新的实验室由学校提供建设用地,桥梁工程研究所自筹资金,学校给予自筹资金部分不扣管理费、计工作量的优惠政策。同年8月22日项目动工,历时一年,实验室初步建成。实验室占地面积约为2800平方米,总高度15.5米,采用钢结构形式,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第一期总投资为2000万元,主要设备有500L油源、三台疲劳机及加力架和一个振动台与剪力墙等。与此同时,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桥梁工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桥隧设计分院和大连理工现代检测有限公司桥隧检测所整合为大连理工大学桥隧研发基地,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得到更紧密的结合。

实验室建设需要不断的投入和完善,2012年8月以来,基地新增30000KN压剪机、20000KN拉索疲劳试验机等实验设备二十余项,累计投资达8000万元。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先后中标的星海湾跨海大桥、普湾14号桥及盘锦桥群项目为整个建设过程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证,确保了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实验室也为星海湾跨海大桥、普湾14号、16号桥及盘锦桥群项目提供了必要的科研场地和设备,使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实验室为年轻教师和学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为学科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室条件不断完善,2015年经发改委批准为“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大工桥隧专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拥有50多人的高水平专业梯队,拥有设备齐全的国家级试验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桥隧人坚持科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所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千名、硕士生300余名,博士生30余名。经过数年的积累,大工桥隧在桥梁设计、监控、检测、加固及团队管理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信誉,形成了成熟的研发理念和人才培养及团队管理模式。他们已从上世纪80、90年代以设计带动教学科研的模式转变为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并进,大工桥隧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大工桥隧人始终把攻坚克难作为一种享受,满腔热情的投入工程实践中,努力实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秉承“不忘初心、团结一致、高瞻远瞩、奋发图强、饮水思源、无私奉献、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在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平,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桥隧学科而努力奋斗,为国家桥隧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来源:建设工程学部
编辑:李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