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系统工程发展的40年,我们的系统工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反过来也为改革开放起了很大作用。”提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王众托颇有感慨地说。
迎春风 建学科 展新章
“苏东坡有一句诗‘春江水暖鸭先知’。”王众托以此来形容改革开放之初教育界和科技界的敏锐。1977年,教育部领导已经开始着手规划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召集全国院校各领域学科带头人,赴京共议学科未来走向。来自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的王众托位列其中,参加了自动化学科的讨论。“当时的共识是自动化再往前发展,从广度上讲是系统工程,从深度上讲是人工智能。”时年50岁的王众托在自动化领域深耕多年,深感单凭技术不能解决整体问题,需要关心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要涉及如此广泛的范畴必然要扩展到系统工程的研究领域,而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的发展急需从顶层设计上统筹规划,因此一提出要建立系统工程学科,便得到了上下一致的响应。1978年,大连工学院系统工程研究室(后更名为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同时招收研究生,王众托担任首任所长。1981年,王众托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开始进行学科和导师的遴选和学位教育细节的筹划,当时大连工学院成为首批获得系统工程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这是我国第一批系统工程科研机构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扎实的基础也正由此发端。
争朝夕 抓实际 促发展
目睹祖国饱受战火摧残的王众托,自小立志通过工业化与现代化改变中国面貌,在一些学者主张首先要深入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之时,王众托坚持系统工程要抓实际问题,一切从解决国家的需求出发,开始广泛和炼油厂、钢铁厂、电力系统合作,满怀建设祖国的豪情,王众托对于项目投入了极大的专注,甚至成为一种严苛的自我约束,进工厂,跟项目,他总是俯身躬行,在优化生产计划与产品结构、优化生产过程、缩短工期等方面卓有成效。当时计算机资源奇缺,王众托和团队就把需要用计算机来运算的部分积攒起来,坐火车到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到工作人员下班,利用晚上时间,彻夜计算,天亮打印结果后再带回大连,诸如此类艰难困苦比比皆是,难为外人道。
1984年,王众托应辽宁省委邀请参与海城市社会经济规划,自此,系统工程不止停留在第二产业,而开始进入到社会经济、市政工程领域。1986年,我国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合作,对山西省进行总体规划,王众托出任中方项目负责人。他在原本以能源为主的方案基础上,提出要综合考虑人口、环境、就业等方面问题的建议,最终被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采纳,并且成为保留项目为后来的许多国家提供参考。第一次作为国际合作项目领导人,他满怀信心承担了艰巨的任务,这得益于几年来在国内项目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原来都是跟着人家走,这是第一次以我们的意见为主导,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上虽然不如国外,但是我们的整体方案绝不比他们差。”王众托不无自信地说。
广纳贤 育人才 又日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渐缓,应用项目数量骤减,于是王众托又把队伍收回来,潜心建设学科。待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再次迈进,王众托和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谈到系统工程的快速发展时,王众托说除了顺应改革开放的发展,选择应用实际的方向并且较早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解决问题之外,另外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兼收并蓄招收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自动化专业,还招收数学、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学生,王众托的学生、后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赵晓哲正是计算机专业出身。 如今已成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李林也是从系统工程专业领域中走出的杰出人才,而其余学生也大都成为各个领域站立潮头的社会栋梁。
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式向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系,因此系统工程成为了管理学科最重要的支撑。1985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大连工学院成立了管理学院,王众托出任第一任院长,而后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也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王众托经常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启发和勉励学生,虽然学术方向历经转变,但顺应时代发展为国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一脉相承。在国门大开,汇百川之流的时代气息中,从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再到智能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王众托始终站在国家发展的前沿领域。“四十载惊涛拍岸,九十载风鹏正举”,对祖国的发展王众托总是充满信心。“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我最感欣慰的是培养了一批学生能够为国效力。”直到现在,他还会三五不时,应邀与学生分享治学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王众托仍然一如往昔,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李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