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
首页 >> 专题推荐 >> 审核评估 >> 正文

【审核评估·部院访谈录】冯林:笃行致远、多措并举 为“学在大工 创在大工”注入新活力

2017-07-20

编者按:今年11月,我校将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进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把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列为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成立了由王寒松书记和郭东明校长任组长的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学校明确提出“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学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的要求,通过“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本科人才培养基础地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本科专业优质资源的建设、坚持本科人才培养政策导向”等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落地执行,实现“以评促强全力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的目标。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各校区、学部(学院)、各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面配合,积极做好各单位的评建工作。为此,审核评估办公室和审核评估专项工作宣传组联合策划了审核评估部院访谈录,通过部院领导的系列访谈,报导各单位审核评估自评自建的进程和动态,凝练各单位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分享各单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做法。




记者: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如何?

冯林: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高校中较早倡导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之一,1990年学校建立创造发明培训学校,1995年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设置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系列课程,并纳入培养计划,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创新教育被确定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2005年开始面向高考学生创办创新实验班,2007年学校成立了独立建制的二级实体学院——创新实验学院,2015年学校将创新实验学院更名为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其中3项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当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201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出台制订了《大连理工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双协同、三融合、四平台、五位一体”的全覆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

记者:我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冯林:

我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了十个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举措一:机制保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校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创新创业学院、招生就业处、校团委、学生工作处、科学技术研究院、人事处、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担任,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协调机制,有效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举措二:打造平台,提供良好创新创业硬件资源。

我校一直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作为重要工作,建成了以创新创业学院为示范的校级创新创业平台(面积4000平方米),以学部(院)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分基地(13个),以大学生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3个)和校外企业实践教育基地(50余个)为纽带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该平台于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利用教育部修购计划专项资金,投入1700万元,正在将西山招待所改建为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客空间。同时,由教育部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基地也正在建设之中。

举措三:融入课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主渠道。

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创业基础与实务》等创新创业必修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课程覆盖100%学生。

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工程与实践》、《互联网+创新创业》、《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等创新创业实战课程50多门,要求每专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学科的优质资源,将科学研究与本科创新创业有机融合,面向大学生开设《学科前沿实验》、《创新探究》等创新创业课程。

举措四:营造氛围,传播创新创业精神。

建设3D打印机、灵魂车队、机器人、创客协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和创业俱乐部20余个,开设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定期开设创业大讲堂,聘请一批成功的创业者作为“驻校导师”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帮扶,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在学生宿舍建立了50个“校园驿站”,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可以申请进入驿站,教师可以提供指导服务。

举措五:加强训练,大规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我校是全国高校最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4个一”制度,即要求每“一”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每“一”年至少提出“一”项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供学生选择,至少指导“一”名以上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每年划拨不少于300万元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资金,每年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举措六:强化实践,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

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开设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化班,面向全校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招生。设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系列课程,并纳入培养计划。树立CDIO教育新理念,倡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系统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学校开设了创意设计、互联网+创新创业、数学建模、机电技术、智能硬件、机器人、媒体艺术、机械、软件工程、土木水利、化工、创业教育等16个创新创业实践班,每年招收学生1200余人,学生修完规定15学分的课程后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创新创业能力证书。

举措七:举办竞赛,将创新创业竞赛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试金石。

学校每年投入2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参加120余项创新创业大赛,制定了《关于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若干规定》,对竞赛获奖学生在学分认定、奖学金申请、推免研究生等方面进行激励;设立创新创业大赛负责人制度,制定了《教师指导大学生竞赛工作量量化及奖励办法》,对参加指导的教师给予工作量和奖励,在教师年度工作考评、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量化积分。

举措八:开设幕课,为国内高校提供优质创新创业教学资源。

学校十分重视高水平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创造学基础》、《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10余门创新创业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是全国唯一一门国家级创新类精品课程,《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是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目前这些优质课程向全国在线开放,其中《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幕课本学期有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近3万人在线学习,并修读学分,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举措九:汇聚师资,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校在保持适量的专职师资队伍基础上,面向校内聘请创新创业教育任课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创业就业指导工作。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业导师。目前我校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200余人,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校还聘请一批成功的创业者作为“驻地导师”,为创业大学生把关,为大学生团队实现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举措十:政策保障,对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全程指导、一站式帮扶。

学校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创新创业专项经费,设立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教学及改革工作,资助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实践。此外,学校还与相关企业、投资人设立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

学校规定,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可以认定为课堂学习,可申请转换为个性发展课程。鼓励条件成熟的在校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奖学金获奖比率占全校学生6%,每年有1200余名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类奖学金。

学校每年召开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总结表彰会,评选创新创业标兵、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表彰,对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

学校制定政策吸引教师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专项培训,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就业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和绩效考核,对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学校独立设置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岗位,提供创业课程教学、创业指导、培训、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物业管理等服务,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来源:审核评估办公室 宣传部
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