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校区的外语教学团队专注“外语+信息”,强化外语教学
开发区校区外语教育中心前身为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外语教学部,是在2002年软件学院建院之初暨组成的教学团队,也是37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唯一拥有独立外语教学部的学院。团队有日语和英语两个教研室,现有外语教师24名,其中女性教师20名,团队荣获 “软件学院先进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单位”、大连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在学校、学院的领导的支持下,全体教师的努力之下,外语教学部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囊获多项荣誉:6名教师荣获极具挑战的“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荣誉称号;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大连理工大学NOK奖教金一等奖2人次,大连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校讲课大赛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4人次;全国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特等奖1人次;全国微课大赛省一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辽宁省第十九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高教组微课一等奖1人次;第一届全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等。
为打造“外语+信息”的特色外语教学,践行外语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目标,团队积极探索外语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通用外语课程+专门用途外语课程”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团队不仅在校内积极和各学院、科研团队沟通,还深入北京、上海、沈阳、苏州等地IT企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更新相关的专业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明确了人才市场对软件人才外语工作能力的要求,为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都找到了现实依据、有了更加具体、更宽广、更新颖的思路将学到的知识、经验、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终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形成“信息+外语”特色的强化外语课程培养体系。
探索教学改革,从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转型英语工作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软实力”
——服务行业需求,推出校企合作职场英语课程,提升学生商务环境外语工作能力
校区外语教育中心团队积极探索从传统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转型为英语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深入IT企业研修、邀请企业培训师加盟课程设计,行程校企合作团队等手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沉淀和积累,设计并推出《IT行业职场英语》教材以及同名慕课。得到学习者好评:“职场英语课程使我对英语的学习更加系统化、规律化,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关于未来职场的内容”。“我学习到了专业知识,看到了专业人士对我们的建议以及对我们的帮助”。“本课程为进入职场做了铺垫,实用性很强,很喜欢!”。
为满足“互联网+”新教育时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团队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工具,制作了国内第一门面向准IT精英的高级职场英语慕课课程。团队采用PowToon, Camtasia, iMovie等专业视频课程制作完成了500分钟的教学视频,使得教学视频不仅具有信息性和教育性,同时又兼顾娱乐性,让学习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地享受课程的学习。2016年《IT行业职场英语》慕课课程首次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好大学在线慕课平台,开课两期,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4万学习者,课程不仅得到学生喜爱,也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和肯定,东北大学同行就专程来到我院就《IT行业职场英语》课程慕课建设以及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交流。该课程还被评为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建设课程。
——服务专业需求,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专业学术英语沟通能力
关注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体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从多学科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未来在国际环境中英语科研工作的能力,外语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经过多次研修观摩,组成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联盟的学术英语教学团队,为本科生开设了《学术论文读写》课程,通过学术规约规范、数据库查询、文献检索,学术论文语言特点、学术论文宣读等系列内容,帮助学生搭建了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桥梁,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阅读及写作极大的兴趣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感受学术交流的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可以锻炼、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外语教学团队每年为学生组织大学生英语学术论坛,学生用英语宣读自己写的论文,并用英语回答专业教授评委们的问题。 2017年7月论坛的9篇优秀论文主题囊括优化排序算法、云平台资源分发加密、异构自组织网络等热门方向,思维火花精彩纷呈。论坛后,学生感言,“经历了这次英语学术论坛,我在论文的写作、论文的发表方面都有了很多的收获。当我能够不拘泥于纸面,而是站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接受老师们的意见时,我能感受到自己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更加高涨”。
四年制软件日语强化,全面开创多模态教学模式
四年制软件工程(日语强化)专业的设置,可谓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一个特色,日语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团队率先探索了四年制软件日语强化中的日语教学模式(我校其他专业的日语强化均为五年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创造了“少课时(600学时),高质量(国际日语能力考试2级1次通过率80%左右)”的成绩。至今已经向社会输送了13届软件日语强化毕业生,人数达2000多人。综合的日语应用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两大主干课程“日语听说”(2011年-至今)和“综合日语”(2016年)课程均为大连理工大学优秀课程。“日语听说”课程于2015年获批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日本语能力测试N2系列开放课程”、“交际日语”开放课程等2门在线网络课程。对日语教学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果,受到日语教育界关注。2016年,“日语听说”课程在全国高校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会上受邀进行公开观摩课,团队成员还受邀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也在国内日语届的学术会议和研修会议上做报告。
——依托“外语实验室”,开发建设学习平台,探索“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多模态外语教学”模式
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外语实验室”,多年来,依托软件学院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实验室自主开发了多个日语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课外自主学习环境,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明显的效果。其中以日语影视作品为素材的“智能视频语料库”-JV Finder,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收录了160部带有汉日双语字幕的影视剧,选材涉及日本社会生活各方面。该语料库标注了25种场景,5种语用功能,7种话题的标签。具有基于“字幕”以及“标签”的多模态语料片段的搜索、定位、播放以及下载功能。影视剧作品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手段,集 “语言”、“文化”、“情景”等语境知识为一体,提供诠释话语意义所必须的语境知识,基于此开展语境视阈下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并开发了综合日语实践平台和语言输入与输出平台。通过多言语、多文化、多模态的语境输入,学生从中了解日本社会,理解日本文化,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建构变得社会化、动态化、立体化。实现了书本静态的语法、词汇与动态的交际话语的有机结合,缩短了知识的理解、内化过程。不仅达到强化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同时提高了在具体文化语境、社会语境下正确理解、得体表达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视频语料库为学习者提供日语真实语境,在培养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日语教学
从“软件工程(日语强化)”专业的设立、培养目标、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学相关要素的变化等方面来看,导入在线学习势在必行,另外,学习者不同于日语专业,也有别于大学日语,学生工科背景,学时少,要求高,需要探索一个适合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团队依托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项目,通过省平台(https://uoc.upln.cn/)发布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观看视频情况,完成作业的质量,均作为评价学生的项目。课程采纳形成性评价体系,学习者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口试成绩”、“听力成绩”和“网课成绩”四部分构成,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会留下痕迹,令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热情,体会成就感。教师在课上,减少单纯播放听力录音或观看视频的时间,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节省下的时间用于训练听解策略,增加更多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环节,设计利于提高学生外语交际水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时转化为产出能力,进而用于日常交际的应用中。
自2016年起进行三个学期的实践之后所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线学习资源的趣味性、实用性、难易度的把握、对学习目标的帮助,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作用、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学生高度认可,设计比较成功。因为学习者在线上进行了充分的输入,包括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听力作业,更有设计产出的口头作业。所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线上实践环节训练的形式和内容,使得学生口语实践的机会无论在线上还是实际课堂中,都有所增加,包括在课堂现场表演NHK纪录片的独白配音,影视剧的多人配音,都成了学生十分喜爱的实践活动。
——依托国际合作办学,凸显国际化特色
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国际领先的专业知识之外,国际化人才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具备开拓的国际化视野和深厚的国际文化积累和沉淀。面对中日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的培养需求,外语教学团队调整教学素材和教学思路,积极参与学院的建设规划,在与软工程的专业课教师协作承担小学期的课程之外,每年带学生队伍赴日研修,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日本的社会和文化,与当地日本人交流,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国际沟通的能力,开阔国际视野。
我们通过原创一个赛事,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践行着国际办学的宗旨。为了帮助学生切实达到赴日研修的目的,团队以“原创视频比赛”为依托,以“我眼中的日本”和“我想传达的中国”为题目,发动所有研修学生在经历了赴日研修体验、收集原创素材之后进行创意制作视频,旨在利用中国大学生的视角,发现中日两国的美,传播中日两国间的不同文化,从而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及中日青年友好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怀有国际化意识。原创视频的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利用软件制作视频的技能,符合软件学院软件+外语的人才培养需求。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除了课上教师有意识的渗透与演示之外,要求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国本土文化的认知了解,赋予学生进行文化输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日语听说》课在中级阶段,设计了“家乡文化展示”或“中国文化展示”演讲活动。学生需要在大量调查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图文并茂的PPT并配合流利贴切的日语,方能完成该任务。学生表示:家乡的很多文化是通过这个环节才了解到,陡然提升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依托语言与思维实训基地,开设个性化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融汇中外文化,开阔国际视野
外语教育中心下设语言与思维实训基地,负责开发与建设校区外语第二课堂,基地培育的中文辩论队、英文辩论队、演讲队、“模联”协会等在全国CCTV杯演讲比赛、外研社演讲比赛,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大连市和大连理工大学各类演讲、辩论赛上均取得瞩目成绩。
目前,校区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外语第二课堂体系,并配备10余名外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设了相应的个性化课程,与外语赛事和活动相得益彰。 “梦想杯”新生口语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短剧大赛、英语词汇大赛、英语听力大赛及英语讲座周,日语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配音表演比赛、原创视频比赛、日语写作比赛等,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外语实践机会,校园内弥漫着浓厚的外语学习气氛。
今后,开发区外语教育中心将继续依托校区的软硬件优势,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继续完善具有软件特色的外语教学体系。
来源:开发区校区
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