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回望奋进路】以科技创新催生一流大学新发展动能

2022-07-07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助力东北振兴为己任,力争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支撑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发展和一流人才培养。在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攻关、重大工程研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抢抓机遇、积极谋划,精心培育“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科研规模大幅增长、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在高水平科研成果、重大项目、人才团队、科研基地、国防军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学研融合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着力解决重点行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国家核电、长征五号运载火箭、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天问一号等“大国工程”建设和“国之重器”研发中均作出重要贡献。

科研规模总量大幅增长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全口径统计科研总经费从13.99亿元增长到22.56亿元(截至2021年),增长了61.26%,年均增长10.28%。横纵向科研进款从7.95亿元增长到13.88亿元,增长了74.59%,年均增长11.79%。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科研经费情况

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斐然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8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2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9和2020年度学校连续两年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获国家奖通用项目数分别位列当年度全国高校第7位和第5位。

省部级科技奖励数量逐年增长,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17项,其中包括辽宁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等奖77项。

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长足进步

面向前沿基础领域,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共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重点项目117项,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1788项,批准经费总计14.88亿元。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57项,国拨总经费14.07亿元,其中经费超千万的重大项目26项,包括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项、公益性专项2项、两机专项2项。

科研团队和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获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目前我校共有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2位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位教师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8位教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共组建了33个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在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培养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拔尖创新人才和建设基地平台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紧密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攻关大平台、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为核心推进各类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获批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和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获批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新增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研发展“量”“质”双升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地平台、人才队伍、区域合作、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国防科研体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承担国防科研项目1442项,合同额总计11.9亿元,进款额总计9.07亿元。获批千万以上国防重大项目11项,获批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批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依托我校成立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大连),为我校创新成果向武器装备领域及时响应转化开辟了新的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稳步发展

文科科研规模不断扩大,文科纵向科研经费累计超7000万元。承担高层次项目数量不断增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累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7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10项,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不断涌现,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高水平成果不断产出,获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4项,其中三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3项;获第六、七、八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总计120项,其中一等奖7项。新型智库建设稳步推进,新增省级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13个,2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不断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校、企、地等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优化产学研合作布局,立足辽宁,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西南、中原、新疆等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平台等载体建设,强化与央企及骨干民企的合作,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地方及产业发展的能力。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与中海油、中国中车等50余家行业骨干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或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建设长兴岛中试基地、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与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签署技术合同5200余项,合同额超25亿元。

国际科技合作持续发展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生命健康、环境、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双赢有效的合作。发挥学校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到ITER、欧盟“地平线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同解决关乎人类命运的关键科学问题。第十三次党代会至今,获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签订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90项,总经费超过2亿元。其中,经费超千万的重大项目2个,主要面向深海资源开发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慧港口建设,为我国对外合作交流提供“大工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以科技创新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大工始终不变的追求,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通过科研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团队、科研平台共同提升的学术生态建设和联动机制,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大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辑:杜佳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