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抵达上海,圆满完成本次科考任务。我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陈晓东老师随船归来。
科考期间,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抵达北纬90°暨北极点区域,这是我国科考船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开展综合调查,陈晓东也成为我国首位抵达北极点并开展现场采样的海冰力学研究人员。
他主要参与走航海冰观测及海冰力学性质测试方面的工作,在47个大洋站位、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期间,完成了包括海冰力学性质现场测试及采集、走航海冰参数自动化观测、无人机观测等任务,共采集海冰冰坯试样0.52立方米、冰芯柱试样181柱,其中在北极点采集冰芯试样15柱,填补了我国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在该区域的数据空白。
陈晓东进行的两项工作——首次针对北极海冰开展冲击载荷作用下海冰力学性质的现场试验工作与基于双目成像的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工作——均被纳入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的研究亮点。工作之余,他还受邀担任“北极大学”的授课教师,与大家分享极地科考对海冰力学研究的意义。
据悉,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于7月12日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总航程约1.55万海里,主要聚焦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加克洋中脊两大区域,执行环境关键要素长期监测、洋中脊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四大任务;实施大气、海冰、海洋和地质环境调查、生物群落和资源调查以及污染物监测,在冰区择机开展海冰综合调查。考察队在北极点重点围绕大气、水文、生物及海冰情况开展了冰站调查和海洋综合调查作业,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北极点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海冰及洋流的变化过程,加深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认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编辑:王一婷 任亭钰 常思萌
审核: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