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报告”系列之二: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务必”新华网记者王子晖【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
10月19日下午,校团委举办“学习二十大志愿向未来”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暨“青苗计划”志愿服务交流会。中国好人、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王官升,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张...
“速览报告”系列之一: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强调了伟大建党精神新华网记者王子晖【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
10月18日,《光明日报》“欢庆党的二十大”特刊发表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的参会手记,全文如下:【代表手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
编者按:跨越山海,来到中国;逐梦而来,求学大工。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来自145个国家的5700多名留学生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学习。这群追梦人,在大工开启梦想,在中国坚定初心,在未来扬帆起...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连理工大学提前部署,有序组织全校师生通过全国各级广播电视主频道、主频率,各新闻网站、媒体平台,收看收听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根据新华网文字实录整理如下: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优势,推出“喜迎二十大”专题文献学习展区,讴歌新时代、“书”写新篇章,欢迎师生读者前来观展。“喜迎二十大...
(一)盼望着、奋斗着、创造着,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胜利召开了。多次见证重大历史时刻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红旗招展;深圳莲花山公园里十年前种下的高山榕,...
在大工,有这样一位学子:他手握175克的飞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光;同时,他又投身航空发动机科研领域,用严谨与专注诠释着科研报国的初心。他就是能源与动力学院涡轮机专业2017级本科生、航空发动机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生叶志旋,一个在热爱的道路上,让兴趣与专业并肩前行的追梦者。初遇飞盘:好奇心开启热爱之门2017年,叶志旋从安徽省滁州中学毕业,踏入大工的校门。带着对大学新生活的憧憬与好奇,他参加了学院的极限飞盘新生训练。初次接触这项运动,叶志旋就被其独特的规则深深吸引。“极限飞盘运动比赛时无裁判,选手们基于飞盘精神对犯规进行自裁,这让这项运动充满包容性和正能量。”正是这份独特的魅力,让他与飞盘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赛场上飞扑接盘的叶志旋驰骋赛场:从校队成员到国家队选手的蜕变2018年,叶志旋以全校第二的成绩成功入选极限飞盘校队“蓝精灵”。入选校队后,传盘基本功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占据了他大部分课余时间。“选择了就要做!”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从未缺席过一次训练。校队每次的训练计划都由队员们共同讨论制定,教练王健壮老师也全力支持,为他们提供训练场地。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队员们相互鼓励,不仅精进了技术,更锻造了深厚的情...
为搭建青年教职工沟通交流平台,帮助新教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厚植爱校荣校情怀,7月9日下午,校工会、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凝聚新力量锻造新优势”大连理工大学2025年新教工“认家门”暨素质拓展活动。来自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210余名新教工参加了此次素质拓展活动。校工会主席屈丽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文超、副主任翟鸣宇出席活动。活动由校工会副主席曹旭主持。曹旭代表校工会对新教工的加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校工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能。他表示,作为教职工的“娘家人”,校工会一直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解决广大教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成为大家信赖的“贴心人”。希望各位新教工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到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中。在素质拓展环节,校工会挂职副主席王健壮首先对活动项目的规则进行了详细介绍。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新教工们分为六组,以团队形式参与了“驿站传书”“争分夺秒”“前线告急”三个比赛项目。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全情投入、齐心协力,积极踊跃为团队出谋划策,展现了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活动最后,校工会精心设计了砸金蛋环节,在提升活动趣味性的同时,也为大家留下难忘的...
【编者按】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一融双高”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来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坚持试点引领、机制护航、考核保障“三位一体”统筹发力,全面提升“一融双高”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路径探索、机制创新、成效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今年是“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特推出专题宣传,集中展示各级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成效,以此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优势锻造年“353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成效,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贡献力量!建设工程学院结构监控师生纵向党支部锚定“七个有力”的目标,建立健全“四维发力”“党建+科研”深度融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精准内嵌、同向发力,深化“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报国的双促进、双提升。党支部获评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辽宁省第三批“对标联创”样板支部;党支部书记李...
7月3日至5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学术研讨及培训会在我校召开。大会主题为“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辽宁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领导,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全体委员等出席会议。全国300余家研究生招生单位近700名代表参加会议。7月4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我校副校长张弛、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孔峰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陈子辰先后致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清华大学专家分别作专题报告。7月4日下午,大会进入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大连理工大学的6位特邀专家分别就研究生分类选拔、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成果评价等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主题报告。其中,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同敏教授受邀作《夯实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路径》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精细化考核...
近日,记者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学生团队瞄准航空发动机热力处理难题,经过3年技术攻关,研发出多介质高速射流分区可控的快速冷却技术,为航空发动机中性能要求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单体零件——高温合金涡轮盘的制造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高温合金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中单体质量最大、性能要求最高的热端零件之一,直接决定发动机的推重比和寿命。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被动受冷”式的油淬工艺,即将加热完成后的涡轮盘直接浸入油槽,这无法对涡轮盘的不同区域进行梯度冷却和组织调控。同时,油淬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明火和大量油烟,作业环境极为恶劣。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大连理工大学一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因材施热”团队,数十次往返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经过数百次的试验攻关,创新提出“高速多介质射流+分区控冷”的新思路并形成三大技术。最终实验数据显示,在1200℃极高温冷却过程中,盘形件最高冷却速率可达每分钟673℃,与国际现有技术相比,冷却速率提高了3.75倍,冷速控制范围提高了5倍多,晶粒尺寸范围提高了4倍多。冷速与组织控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团队的研发成果在小型涡轮盘的冷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