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内第四家、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正式揭牌成立。分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中国卒中专科联盟支持,依托我校及大工附属中...
3月14日上午,学校2025年就业工作会召开。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出席会议。副校长罗钟铉、康旭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
为做好2025年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工作,聚焦“新优势锻造年”主题和学校工作要点,3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资产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主校区各学部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
3月13日上午,我校联合大连市公安局、大连市教育局在大工举办“平安校园反诈中心”揭牌仪式暨开学反诈第一课活动,副校长李成恩,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曲波,中共大连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杨杰...
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10日上午,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科建设...
3月7日,盘锦校区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校区领导班子成员,校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区学术分委员会委员,处级以上干部,全体党支部书记、机关管理人员、辅导员,党外代表人士、教师代...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为丰富学校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致敬每一位闪闪发光的“她”,校工会、校妇委会在举办特色主题活动的同时,积极发动全校42个基层工会举办丰富多彩...
为推进工作快速启动、精准落实,3月5日,学校召开党群工作会议和学部部长、学院院长、机关部(处)长联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发挥党建工作对学...
日前,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596名全国三八红旗手、395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599个全国巾帼文明岗。据初步统计,3位大工人...
日前,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辽教通〔2025〕51号),我校推荐的王宁、王秀云、吴雪梅、庞丽萍、郑勇刚、宿艳、潘宝峰等7位...
5月12日,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召开会议,对学习教育进行阶段性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主持。会上,传达了中央层面和教育部专班的最新工作要求,以及石泰峰同志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组织协调组、学习教育组、查摆整治组和文字材料组组长依次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宋丹表示,学校党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决策部署,聚焦学习教育重点任务,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分类指导,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层级带动,一体推进学查改,切实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走深走实。5月8日,学校党委书记项昌乐代表学校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学校开展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学校相关做法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和教育部专班《学习教育简报》等刊发。宋丹强调,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在学习研讨、问题查摆、推进整改、统筹指导上再用力、再谋划、再推进,切实提高学习宣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查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整改整治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深化“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
大连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力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实施“思政引领、书院育人、学域培养、智创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思政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打造思政课案例教学、小班研讨、情景体验、行走课堂、专题讲座五大教学品牌,在课堂中引入“重大工程:中国力量的靓丽绽放”等符合时代特点的鲜活案例,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拓展学习时空,让思政教育更加温暖鲜活、可亲可信。打造由主题展览、研讨书屋、演示互动三大功能板块构成的沉浸式学习情景,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百人百讲”、校外实践“行走的思政课”等,使学生坚定信仰、锤炼本领。重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课程层面落实育人功能,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考评、教学成效、教学改进五方面,将价值塑造、思政融入、素质评价、育人效果、学习体验等作为考核指标;在教师层面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作为名师评审、职称评聘的首要指标;在教材层面组建专家组对教材思想性、科学性指导把关,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
暮春时节,大连市旅顺口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厂房内,焊接弧光此起彼伏,智能机械臂精准舞动,员工们穿梭在生产线旁加紧装配——2000千瓦系列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产品正进行试验。数十公里外,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里,一场围绕氢能的研究传来喜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家旭团队在负载型催化剂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成果,充分利用氢在催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为高效负载型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技术路径,现已转化为千吨级工业催化剂,应用于化工行业核心领域。这些生动画面是大连打造氢能生态的具象化场景。随着大连正式跻身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一条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到全产业链协同的创新路径逐渐显现,为全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连样本”。破界:跨越理论与应用的鸿沟科研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策源地优势,几年间,新一代大功率高性能堆、电解水制氢、氢化工等技术在大连研发,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据刘家旭介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化学工业和环境清洁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催化过程的复杂性,催化作用机理与催化剂设计存在着长期挑战,理论研究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5月8日,教育部直属高校“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流直属高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进展成效,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有力举措。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主持座谈会。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2所直属高校先后作交流发言。会上,学校党委书记项昌乐以《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指导带动基层党支部和师生党员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为题,第三个发言,介绍学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项昌乐表示,学校党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及教育部党组相关部署,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将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健全“三纵四横”的串并联责任体系,纵向上,立足“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示范引领、层级带动。横向上,按照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4类党员群体,在学习目标、学习...
5月8日,第六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颁奖典礼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重点对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与材料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1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其中全国仅4人获“杰出贡献奖”。生物工程学院薛闯教授获此殊荣并受邀参会领奖。薛闯教授长期致力于能源和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方面的研究。在人工细胞器、酵母、梭菌等工业菌株的设计和构建,以及以乙醇、丁醇、纤维素酶为代表的生物基产品合成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构建了一种自组装蛋白质笼的人工细胞器,实现了多种酶分子的高度空间排布,实现番茄红素等产量显著提升;开发了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纤维素酶组成和产量实现优化和提升;构建了激酶调控的细菌和真菌工业微生物,开发了发酵耦合集成技术,为生物制造生物基产品开辟了新方向。薛闯教授发表SCI论文8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件,美国专利1件,专利许可转化7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据悉,“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是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先生创立并捐资,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于2013年4月联合设立。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杰出贡献奖”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