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2021辽宁省力学学术会议在大连铁道1896花园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辽宁省力学学会主办、大连交通大学承办,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协办。来自大连理工...
11月1日下午,学校校友经济研究中心在经济管理学院揭牌成立。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毕明树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校友工作处、经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毕明树表示,校友经济是校友工作的...
10月27日上午,大连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食堂”揭牌仪式在开发区校区举行。金普新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白永山,开发区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顾丰出席仪式并讲话。受我校校长助理、...
盛秋丹霞映,红叶傍林微,10月21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与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挂牌仪式在冰山自贸区工业园举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方伟、特聘教授张世坤、院长...
9月27日,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宏俊一行到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中药科学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陈宏俊与大连化物所研究室主任、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主任梁鑫...
为加强科教研合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科教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与健康学院与大连人足球青训基地达成科教研合作协议。挂牌仪式于9月19日大连人足球青训基地举行,原大连市...
为促进省内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应用,9月13日至14日,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主办的“驻辽部属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撮合对接会”在沈阳举行,省科技...
9月16日,大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杨怀军来访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一院士一专班”座谈对接工作,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叶鑫及王众托院士团队成员吴江宁、李先能、郭崇慧、杨光飞参加座谈,大连市科技...
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方圆教授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胡方圆,中共党员,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经多年不懈努力,她在极端环境用(−120~70℃)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助力我国全天候无人机动力电池取得突破,为我国新能源事业作出了突出学术贡献。十年磨一剑:突破极端环境动力电池技术壁垒深夜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里,高分子系4楼东南角的灯光经常最后熄灭。材料学院副院长胡方圆伏案工作的身影,已成为这栋楼最熟悉的风景。从2014年博士毕业至今,她在这间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度过了3600多个日夜,屋内堆积如山的书籍及实验记录本,密密麻麻记载着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研发的艰辛历程。她日夜倾注心血的是被称为全天候无人机“心脏”的动力电池。从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人员,到主持国家优青项目,再到入选国家级科技人才计划,她用青春与热忱书写了一段科技报国的动人篇章。临近空间,这片距地面20~100公里的低氧、低压、强辐射、超宽温区(−90~70℃)的“无人之境”,被称为新能源技术“死亡禁区”。传...
大型运输机、先进战机等航空高端装备是国之重器、立国之本。一架架翱翔天空的国之重器,是由成百上千万个零部件,像一块块拼图一样组成的。0.02mm,是这些零件近百万个连接孔必须达到的精度。“制孔”如同在万米高空走钢丝——每一个孔都是飞行安全的支点,毫厘之差即埋下飞行隐患。然而飞机内部结构紧凑、材料多样,以机翼为例,在部装环节往往仅有不到1米的空间,还有很多肋板阻碍,如何在如此狭小空间中实现复合材料/金属强异质叠层结构的高效率、高质量钻孔作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技术难题。项目背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常宇豪展示了学生团队历时6年研发的智能化灵巧加工装备,装备只有A4纸大小,但能在0.1秒内识别不同材料并匹配参数,加工精度高达IT7级,效率提高5倍以上,为大国高端航空装备的研制与批产提供了保障。国外能做到的,我们也能,还可以做得更好2018年,大一萌新的常宇豪参加了贾振元院士关于复合材料加工的科普讲座,从中了解到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又多、又广,能够让飞机飞得又快、又远。凭着对飞机制造的浓厚兴趣,他进入大工机械工程学院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学习,从中了解到在自动化如此...
4月27日,大工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联合共建一窗通办,服务师生促党风政风”主题共建活动,在我校设立首个高校“一窗通办联系点”,通过院校协同共建的创新实践,将作风建设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丁彦文,副校长康旭东出席主题共建活动。大连中院20余名法官以及学校党政办公室、校团委、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相关部门代表和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等青年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侯庆敏主持。在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丁彦文与康旭东共同为“一窗通办联系点”揭牌。“一窗通办”将立案登记、诉讼辅导、诉前调解等多个司法环节整合为一站式服务,通过法院提供的智能化平台,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触法律服务,更高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康旭东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大连中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一窗通办高校联系点在我校正式挂牌不仅是学校为师生办实事的有力举措,更是司法机关与高校协同育人的创新之举。学校法务工作面临法律专业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希望通过合作共建推动学校法务工作迈入新台阶,学校也将发挥学科优势,助力法院的工作开展。丁彦文在讲话中强调,青年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校园环境离不开良...
为切实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安全,4月30日上午,党委书记项昌乐带队开展学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校内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副校长李成恩、姚山、罗钟铉,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保卫部、基建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处、化工学院、医学部等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项昌乐一行先后来到民勇购物美食广场、校医院、西山生活区第八学生宿舍、中心食堂、化工学院实验室、医工结合创新中心建设工地等区域,重点围绕消防、用电、燃气、食品、危险化学品、施工安全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并现场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提出具体要求。在民勇购物美食广场,检查组详细查看了食品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配备及用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强调要强化日常巡查,严防安全隐患。在校医院,项昌乐重点关注公共卫生安全管理,要求做好公共卫生防控和医疗应急措施,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在西山生活区第八学生宿舍,检查组对消防通道畅通性以及用电安全进行督查,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学生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中心食堂,项昌乐深入后厨操作间,检查食品储存、加工流程及燃气设备安全,指出要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在化...
为进一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近日,校长贾振元率代表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推进与4所高校的合作签约事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及化工学院负责人陪同,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人参加部分访问活动。在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期间,代表团与该校首席副校长郭毅可等人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富有成效的座谈。我校化工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分别与港科大工学院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及合作备忘录,并就校际合作协议达成共识。代表团还参观了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化学及生物工程学教学实验室、能源研究所等。在香港理工大学,代表团与港理工校长滕锦光、常务副校长黄永德座谈,双方在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在香港城市大学,代表团与该校副校长李文荣、协理副校长林芬等人座谈。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分别与该校电机工程系、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签署合作协议。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代表团与该校副校长洪礼祺教授就促进两校交流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两校签署合作协议,为未来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代表团与该校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