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大学生理解一门晦涩的工科课程不易,让他们在课程中埋下“心怀家国天下”的种子,难上加难。我校刘刚教授团队讲授的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强度评估理论与方法”,是学生了解我国舰船...
光阴荏苒,急景流年,十五年的教育生涯里,他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曾3次获得“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5次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8次获得“大连理...
从教43年,她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她致力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她坚持“言学习之重本,传师德而育人”的育人理念,将以德施教、立德树人贯穿课程始终。她是我校博士生导...
“教师在教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让专业课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每周举办的“午间教师沙龙...
李桂玲,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数学教师,副校长,班主任。先后获得辽宁省骨干教师、大连市十大杰出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大连市第三届我最喜欢的青年教师、高新区首...
姜文凤教授从教33年来,躬耕三尺讲台,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是辽宁省教学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在教师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两鬓斑白,却热情不减,在退休后参加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致力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桑榆未老,余...
▲王大珩。▲提出“863”计划的四位科学家: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大连理工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温才妃通讯员周学飞“我告诉你们一个真理,所有精密的东西都是用不精密的...
钱令希是上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楷模。1938年,他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荣誉毕业,拒绝导师挽留,义无反顾回国,投身为抗战修建叙昆铁路。1979年,钱令希加...
于舒雯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们都记得他,大连不能忘记他。来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伯川图书馆,驻足于他的雕像前,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1909年11月,屈伯川诞生...
1月10日,离退休工作处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银龄教师欢送会。离退休党委书记、处长刘宇彤,副书记、副处长杨峰和退休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及下学期派出的银龄教师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上,刘宇彤代表学校对银龄教师表示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希望各位新支教的银龄教师认真完成援派任务,把学校的优良传统以及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传递到受援高校,并表示离退休工作处会全力做好银龄教师相关保障工作,做坚强的后盾,让银龄教师无后顾之忧,安心、放心地投身支教工作。杨峰为新支教的银龄教师细心讲解派出流程和相关事宜,介绍了我校银龄教师历年支教情况和受援高校情况。银龄教师纷纷表示将弘扬教育家精神,认真完成援派任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方法和科研经验带到受援高校,全力做好支教工作。欢送会上,刘宇彤和杨峰为即将启程奔赴支教的银龄教师赠送了鲜花和礼品,祝愿银龄教师一路平安,续写新的教育篇章。2025年春季学期我校新增5位银龄教师,分别是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邵诚和化工学院退休教授李亚明、支援喀什大学的建设工程学院退休教授许士国、支援延边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退休教授袁学海和机械工程学...
讣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邱大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11日10时02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5岁。邱大洪先生祖籍浙江省湖州市,1930年4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51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水利系港工教研室副主任、土木系海动研究室主任、土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邱大洪先生毕生致力于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领域的教育、科研及工程建设工作,主持设计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渔港—大连渔港、第一座现代化原油输出港—大连新港等国家重大工程,主持筹建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海港工程专业,编著我国高校港口工程专业第一部教材—《港及港工建筑物》,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学科特色,认真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立足“五个坚定不移”和“三个价值导向”,以“党建+科研”为建设目标,致力建设“精品文科”、培育“治国栋梁”、注重“建言献策”,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成果产出,着力打造有大工特色的公共管理学院。强化政治引领学院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主题讲座、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加强组织建设,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深化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术诚信教育等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细化融合路径学院党委带头谋划,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学院党委2024年度召开4次事业发展研讨会议,规划公管学科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依托工科学校特点开展跨学科建设;建立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学期初即印发本学期领导接待日安排,倾听师生声音,打通管理阻点。骨干教师带头攻坚,强化示范引领。建立党建与科研“双带头人”制度,鼓励优秀党员教师担任科研团队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实现党建与科研的双向融合。学院骨干教师针对教育科研难题深入调研,引领团队创新突破,同时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提...
1月7日,为期4天的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落幕。我校学子创作的雪雕作品《逐梦冰雪,燃情未来》斩获一等奖!本届大赛以“同心同梦,共筑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泰国等9个国家的21支国际队伍和43支国内高校队伍参加。参赛队伍在长、宽、高各3米的立方体人造雪块上进行创作。经评委会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21个。我校参赛作品名为《逐梦冰雪,燃情未来》,由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于伟老师指导,建筑与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李正勇、牟一鸣、徐秋涵、鞠雪琪四名学生共同创作。作品寓意着在冰雪世界里,我们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以激情为动力,勇往直前,去追逐美好未来。雪雕造型主体结构巧妙地融合了一位女性滑雪运动员与一只老虎形象,宛如一场灵动与力量的完美交响。人物头顶的亚冬会会徽图案突显了冰雪运动主题,充满力量感的老虎形象则象征着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拥有老虎般的勇气和力量,勇敢面对艰难险阻,无畏前行,永不言败。此外,该作品还加入了大量的镂空结构,展现出精妙的技艺和令人惊叹的空间艺术。在为期三天的创作中,...
1月6日,校党委书记项昌乐率队调研附属肿瘤医院,实地了解医院发展现状,就推动医院快速高质量发展与医院干部职工展开座谈。副校长王博,学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医学部以及附属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项昌乐一行先后到医院生物样本库、门诊诊疗中心、图书馆、中心实验室、历史长廊、附属肿瘤医院沈抚示范区院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项昌乐表示,附属肿瘤医院近几年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沈抚新院区的启用,不仅为附属肿瘤医院进一步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更标志着校院合作迈入了全新且重要的开端。2025年,学校将聚焦锻造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学校和附属肿瘤医院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肿瘤医学研究院建设。聚焦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化与附属肿瘤医院的合作,加快推动取得更大实效。二是要加强肿瘤医学研究院建设,制定好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将肿瘤医学研究院建设成为推动校院双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让研究院成为医院由临床型向研究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是要形成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