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实践进行时

【实践进行时】化环生学子溯源制药之初 传承制药之风

2018-08-31作者:李贯一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药耀相承”社会实践团利用暑期开展“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专项实践活动,共计走访教授及校友4人,从疏阔男人到青年才俊,他们十年磨一剑,坚守科研工作一线,传承工匠精神和红色基因,为中国的制药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赤子之心,疏阔男儿

赵伟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制药学院第一任院长,目前从事药物化学及相关研究。从制药学院开始的褴褛到如今的辉煌,赵老师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他希望每个制药人不仅能够在今后科研、学习中做最好的自己,发挥自己所长,更要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之重。

“年轻人要有想法,知道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当前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赵伟杰教授这样告诫队员。

青年才俊,还看今朝

李广哲,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癌症分子靶向抑制剂的研究。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又回到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任教,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角色转换,从制药回到制药,这已不仅仅是个人的热爱,对于研究、任课的尝试与突破,更是对于制药的一种浓厚情怀。采访中李广哲说,干一行爱一行。在日本潜心学习,每天在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回国后投身于母校的怀抱,将所学所闻所感继续讲述给新一代大工学子。李广哲指出,国内研究生对于研究的热情维持度有待提升,这也意味着制药研究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还很大,因此我们仍需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加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大工培育出了一代代学子,李广哲选择留在大工继续发光发热,培育下一代大工制药人。在这场学习,研究,反哺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一朝辉瑞,十年一线

江南,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现任大连辉瑞制药公司的QC督导。实践队员一行赴辉瑞制药公司,与江南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从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江南进入辉瑞后,先从基层做起,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在不同的化学制药领域进行学习。他在一个生产线一呆就是两三年,当被问到是否会觉得工作枯燥无味时,江南答道:“重复的工作做久了,便熟能生巧,而且每次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会让你一次次突破自己。”在不同的生产线中,江南也学到了不同的技巧和知识,这些对他的职业生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他的讲述中,透露着一个深入制药一线的人的敏锐和通达。江南对最近发生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江南说,制药人之根本准则就是对质量的保障,应坚决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从大学本科毕业至今,江南入行已有十余年之久,制药就像他的老朋友,相伴左右,十年如一日。

钻之弥坚,工匠精神

王从新,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在大连化物所读研,后在化物所从事洁净能源开发以及机油产品研发的工作至今。王从新说起自己曾两度考研,执着所求,在化物所工作的五年里,一直从未停歇的研究实验,在研究时几乎全靠自己发现和理解,沉下心来,切不可急功近利,在说到目前研究方向时,王从新从近及远,畅谈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兴能源的利用与研发,并指出可能产生的问题,让学生看到了一个美好的能源蓝图。知识作为所有研究的基础,像是一座坚实的地基,王从新一直强调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上的期待和要求。学习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并最终达到超越自己的目的。大工的四年于王从新来讲是一种积淀,制药的学习为他之后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有机化学等知识的学习在如今的工作中也得到了有效地利用。

药的形态用途变化无穷,然而不曾变过的是治病救人的初衷。制药人走出大工后的职业千变万化,但是亘古永恒的是对待药的真心,对待制药事业的初心。在老一辈制药人和第一批制药学子的采访中,我们走进了不同的灵魂,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关于药的行业最美的样子。或是教学,或是研究,或是生产一线,他们将制药的精神薪火相传,对于后辈给予关怀指导和期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定义的“药神”,作为大工新一代青年,不仅要学习我们的“药神”,还应融入红色基因和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力图将制药人的所学奉献给社会,在制药的行业中发光,发热,让药耀相承,药魂永驻。

来源: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