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思想·大家谈】大工教师:积极投身科技强国伟大实践中

2023-07-10

医学部教授 朱进波

本人于今年4月份回国后,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和奋斗的方向。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通过传业授道解惑,除了让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保持批判性思维,更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目标更明确、更有使命感的人才。

作为科研工作者,在专业上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打破技术瓶颈,才能让中国的科研走向世界领先地位。我的研究涉及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和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这和民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人民生命健康是我们每个医学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在科研上的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才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因此,我将继续担负使命、砥砺前行,将国家的医学发展目标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在世界生命科学的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学者的风采。

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 宫振峰

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新时代中国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正是守正创新的新生力量。当前,我国在光电仪器领域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依赖进口情况较为严重,作为光仪学院的一份子,我致力于小型化全光学光声光谱技术研究,在团队多年努力下,终于攻破小型化高性能光声传感器的难题。未来,我将继续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不远的将来,国产仪器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为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承担新的重任!

环境学院副教授 赵智强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应勇挑大梁,敢担重任,切实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原料短缺问题,瞄准“合成生物学”基础前沿领域,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青年学者,组建优势队伍,牵头获批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低劣生物质高效转化甲烷的人工多细胞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