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按照大连市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开始实行校园严格管理。为进一步加强特殊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正确认识防疫形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保...
为进一步强化和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快速反应机制,3月17日上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校医院现场开展应急模拟演练。校党委书记项昌乐观摩演练全程并提出要求...
按照大连市疫情防控要求,大连理工大学实行校园严格管理。经过去年疫情洗礼,大工师生面对此次疫情更加从容淡定,有条不紊的进行线上学习、核酸检测、健身运动……校园里平稳有序,安静自如...
大连市接到2例外省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协查函后,立即对金普新区三十里堡街道风险人员进行扩大范围排查,3月14日,发现16个混管样本结果异常,经复核,76人中17人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市、区两...
3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397例。 当前,国内多地先后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我省也出现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外防输入...
【编者按】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一融双高”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来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坚持试点引领、机制护航、考核保障“三位一体”统筹发力,全面提升“一融双高”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路径探索、机制创新、成效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今年是“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特推出专题宣传,集中展示各级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成效,以此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优势锻造年“353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成效,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贡献力量!建设工程学院结构监控师生纵向党支部锚定“七个有力”的目标,建立健全“四维发力”“党建+科研”深度融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精准内嵌、同向发力,深化“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报国的双促进、双提升。党支部获评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辽宁省第三批“对标联创”样板支部;党支部书记李...
7月3日至5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学术研讨及培训会在我校召开。大会主题为“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辽宁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领导,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全体委员等出席会议。全国300余家研究生招生单位近700名代表参加会议。7月4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我校副校长张弛、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孔峰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陈子辰先后致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清华大学专家分别作专题报告。7月4日下午,大会进入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大连理工大学的6位特邀专家分别就研究生分类选拔、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成果评价等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主题报告。其中,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同敏教授受邀作《夯实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路径》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精细化考核...
7月3日,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2025年中白国际夏令营举行开营仪式,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峰,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钟铉出席开营仪式。此次夏令营是我校连续承办白俄罗斯“汉语桥”团组交流项目的第15年,由国际教育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学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共同策划组织,项目得到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辽宁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罗钟铉在致辞中指出,中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从高层互访到“一带一路”合作,从科技创新年到中白大学联盟新局,两国合作展现出蓬勃生机。此次夏令营不仅是中白高等教育合作高水平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中白两校之间密切协作、携手育人的有力见证。他鼓励学生在夏令营中积极探索未知,不断超越自我,做语言文化的探索者、数智时代的弄潮儿和中白友谊的传承者,成为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孔峰介绍了辽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自身优势及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中白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他表示,文化交流是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加深理解的重要方式。青年学生是友好交往的重要使者,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鼓励学...
6月24日,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秦学志教授指导的埃及籍博士艾哈迈德·艾博雅(AhmadEbaya)的博士论文《ResearchontheEffectsofFemaleRepresentationonInternalControlQuality:NewInsightsfromListedFirmsinEgyptandChina》,在阿联酋沙迦大学举办的“阿拉伯世界行政与金融科学最佳博士论文奖”评选中荣获金融科学类一等奖该奖项由沙迦副酋长谢赫・苏丹・本・艾哈迈德・卡西米(SheikhSultanbinAhmedAlQasimi)亲自颁发,是阿拉伯世界商业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沙迦官方媒体报道艾哈迈德·艾博雅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会计学专业博士生,他就“女性成员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他通过实证分析,为阿拉伯地区女性成员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提供了创新性框架。他表示:“能够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和我的祖国埃及站上领奖台,荣幸至极,我将不懈努力,不负母校培养,争取发表更优秀的学术成果。”艾哈迈德·艾博雅博士在颁奖现场(右一)“沙迦阿拉伯世界行政与金融科学最佳博士论文奖”已设立22年,评选维度涵盖盲审评估(占比50%,重点考察研究创新性、文献覆盖度、方法论严谨性及政策价值)、国际发表(占比30%,仅纳入Q1/Q2顶级期...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近日,第三届工程管理前沿年会在辽宁大连召开。大会以“AI赋能工程管理”主题,来自海内外的8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高校师生深入探讨工程管理最新发展。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表示,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推动人工智能与工程管理的交叉研究,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工程管理新范式,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发展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前沿》主编卢春房介绍了期刊建设及其品牌年会举办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前沿》执行主编丁烈云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希望年会平台能够凝聚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工程管理前沿发展研究中,共同书写我国工程管理领域发展的新篇章。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管理前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还设立了“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管理”及“重大工程中的管理问题”两大特色专题论坛,同时设有工业工程与智能制造、建设工程与智能建造、能源与环境系统、交通工程系统管理、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及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八大领域专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