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萌发。此时此刻,在大工的校园里,让人暖心的除了满园的春光,更有青年志愿者同心战疫的身影。刚刚进入新学期,疫情再次袭来,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的号召下,电信学部青年志...
自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伴随着大连、营口、沈阳等周边地区疫情发展形势,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的疫情防控原则,将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早春3月,乍暖还寒的大连又一次面临防疫挑战,大工学子再次团结一致,共抗疫情。3月15日,根据大连市疫情防控要求,大工...
音乐不分地域、不分国界,有它就有欢乐与真情的交融。阳春三月,春和景明,但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在全国多点暴发,校园的封闭管理让学生的活动半径进一步减小,线下的课余生活难免有些单调。我...
他们是出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战斗员,他们是助力成长的引航员,他们是24小时在线的心理疏导员,他们是解燃眉之急的勤务员,他们是变身“主播”宣讲防疫政策的通讯员,他们也是对学生严管厚...
“我要过生日了,想吃生日蛋糕!”“希望食堂增设一些调料盒。”“都安排!”校园严格管理以来,学校加强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生活需求,守...
3月28日下午,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邢鹏,副市长贾洪琳一行到盘锦校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盘锦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晓东,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献新等陪同。校长助理兼盘锦校区党工委书记...
为深入贯彻落实3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查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封闭管理,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校园风险,确保在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3月28日,学校开展第四轮核酸检测,36名医护人员再次走进51个学生宿舍采集样本。 截至28日16时,共完成31668份核酸检测样本采集。
3月25日上午,春雨纷纷,如约而至。9时30分,医护人员顾不上擦拭雨水,迅速将1舍学生核酸检测采集样本封箱装车,赶往下一个宿舍楼。这一天,将有35名医院人员走进50个学生宿舍采集样本。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离退休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委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以实际行动让老同志更加暖心、放心、开心;坚持学习教育“真开门”,一开始就改起来、实起来,把“问题清单”变为“行动清单”,从提升老同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出发,着力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增添便利化服务设施。在走廊处设立醒目的引导牌,方便老同志高效办理事务;办公室为老同志设置“共享百宝箱”,内有老花镜、湿巾、消毒洗手液等物品。针对老同志涉及的高频咨询事项,制作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资料清单等,方便老同志识别阅读。优化体检报名服务。在发布年度体检通知基础上,针对老年人手机报名体检操作难的问题,录制了四家医院的线上体检报名教学视频,让大家能够顺利完成体检报名。同时,考虑到部分老同志习惯传统报名方式,协调医院开通了电话预约专线。开展“四季关爱”短信问候行动。加强和老同志的联系,每个季度,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向全体离退休人员发送温馨提示。4月倒春寒期间,老同志们的手机纷纷收到了“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适度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的暖心问候,让“云端的牵挂”真正落地为“身边的温暖”。举办“银龄普法大讲...
4月15日,开发区校区管委会组织校区教师和毕业生齐聚校区趣石园,举办“‘植’此青绿,共‘树’未来”开发区校区毕业生纪念林揭牌仪式暨毕业生植树活动,庆祝建校76周年,也为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2025届毕业学子送上美好的祝福。副校长李成恩,开发区校区管委会全体班子成员,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领导、教师和毕业生代表参加活动。李成恩与校区毕业生代表共同为毕业生纪念林揭牌,与毕业生亲切交流并送出寄语,希望同学们能够像一棵棵玉兰树一样,根深深地扎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毕业生代表与参加活动的老师一起种植玉兰树,全体师生热情高涨。管委会负责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树苗的种植流程,现场示范了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随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扶直苗木、提水浇灌……大家配合默契,细致认真、有条不紊地种下苗木。植树完毕,毕业生们为每棵亲手种植的玉兰树挂上毕业纪念铭牌。一棵棵玉兰树承载着同学们对母校的深切留恋与美好祝福,也为开发区校区增添了新的色彩。开发区校区毕业生纪念林于2025年起,将每年开展毕业生植树活动,既引导学生饮水思源、常怀母校...
4月13日,由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聚势低空——2025低空经济协同发展论坛”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90余位院士专家、大连市领导、高校资深学者、领军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围绕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突破、校企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绘低空经济发展新蓝图。东南大学王江舟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山枝教授,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荣科教授,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低空网络首席科学家黄晓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唐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杨凯教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朱鹏飞教授,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付明勇,微分智飞联合创始人、浙江大学于欢研究员,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传伟、总工程师梁华培、副总经理狄泽,产品方案部兼客户服务部经理张洪亮,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存华教授,大连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林冠呈,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珺教授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由我校信通学院院长王伟教授主持。赵珺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新赛道”,更是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强引擎”。大工将以“国之所需”为“校...
4月11日晚,文苑第77期暨“情韵中国”公开课第二讲——“国粹流芳·瑰宝传承”开讲。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国家一级演员、大连京剧院原当家花旦丁艳玉以及大连京剧院青衣演员于涵联袂登台走进大工课堂,现场26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由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情韵中国课程负责人王玉春主持。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丁艳玉分享了自己的从艺经历,并现场展演了《卖水》和《穆桂英挂帅》选段。于涵展示了《状元媒》和《杨门女将》的唱腔技巧,其清亮的嗓音与细腻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活动现场开放戏服穿戴与身段教学,同学们踊跃参与,男生舞枪英姿飒爽,女生舞水袖婀娜多姿,两位名家悉心指点,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京剧表演的魅力,完成了从“看戏”到“入戏”的转变。本次活动还对第二届情韵中国“瑰宝传承”大赛暨2024年辽宁省戏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的获奖同学进行了表彰,并宣布第三届情韵中国“瑰宝传承”大赛启动。丁艳玉、于涵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获奖学生代表徐传奇、张瑞航分别汇报了论文《从“再流行”回归古典性——论哲学家叶秀山对京剧艺术守正创新的启示》《论交互式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现场师生围绕京剧的创新...
4月12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低空经济与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传伟、总工程师梁华培、副总经理狄泽、产品方案部兼客户服务部经理张洪亮,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美森、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姜沃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王伟,副院长李慧、龚晓峰,副书记于昊,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明、王洪玉以及信通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等出席了仪式。活动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瑜主持。赵美森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之举。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产学研合作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产业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于传伟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深切期待。他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公司期待借助大工的科研实力,与学院紧密合作,共同攻克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难题。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郑重签署合作协议并为联合实验室揭牌。同时,举行了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聘任仪式,首批企业技术攻关需求也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