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阳、阳了、阳过都该怎么办?一图了解→
12月9日上午,学校在主楼二阶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对学校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以及省市疫情防控最新决策部署、实施《关于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通知》有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校党委书记项...
9月17日,今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9月延考工作在学校主校区、盘锦校区同步举行。本次考试是我校为一直未离校的本研学生专门申办的考试,包含外语小语种在内共有651名学生参加考试...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新生入学契机,引导全体新生认识大工、了解大工、爱上大工,努力成为“追求卓越、富有魅力、共建幸福”的新时代大工人,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部署...
近期,大连市再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8月29日,大连市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令(第24号),在全市范围内强化对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的管控,规定全体居民实行非必要不出户,银行相关业...
疫情当前,校园内的师生们坚守本业,潜心笃行,有条不紊的开展线上学习、核酸检测、健身运动……校园内平稳有序,安静自如。大家愈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把握每刻,静心充电,期待我们早日在校...
从8月28日开始,大连市本次疫情新增病例接连攀升。这也让不少市民感到恐慌不安:这次疫情到底怎么来的?怎么突然新增就多了?这病毒变得越来越狡猾了……带着市民的疑惑,记者9月1日采访了大...
鉴于当前辽宁省内及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根据辽宁省教育行政部门意见,经学校研究决定,9月1日学校秋季学期线上开学,全体学生暂不返校、报到。在这个“特别”的开...
根据大连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要求,学校目前已经进入应急响应阶段。请大家坚持住,安心生活、静心学习,就是对防疫工作最大的支持!防控意识不能放松,良好习惯仍须保持。
4月20日下午,郭东明校长在学生文化中心226会议室与研究生代表座谈,就学校改革发展形势、研究生生活科研需求和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议题深入交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
5月25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十八届“5·25”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举行。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各学院、书院心理工作负责人、心理协会学生骨干和院系心理委员参加活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层层选拔,共有10个学院、书院的参赛队伍进入决赛。参赛作品通过舞台情景剧的形式,将学业压力、人际困扰、生涯规划、学校适应、自我探索、时间管理等真实的心理议题转化为艺术表达,把抽象的心理挑战和成长历程具象化,用或幽默、或温暖、或活泼、或动人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心理成长的故事。选手们的演绎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主角们的领悟与转变发人深省,表演收获了台下观众的笑容与掌声。经过激烈角逐,求实书院的作品《时间都去哪了》、经济管理学院的作品《桌椅皆空》和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的作品《拖延者联盟》获得本届校园心理剧大赛一等奖;来自未来书院、厚德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大煜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的作品获得二等奖。心理情景剧大赛作为“5·25”心理健康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演绎,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参赛作品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同学们...
在外国语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第九届“外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和竞赛逐步展开。5月25日上午,大工跨文化能力大赛暨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校选赛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本届赛事以“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多学科背景的40余名本科生报名参赛,其中21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最终角逐。比赛设置了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名句解读等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英语表达、文化敏感性与团队协作能力。选手们自主开发案例并深入剖析,展现出良好的临场反应、团队协作能力。在名言名句解读环节中,选手们对跨文化相关经典语录进行了深刻阐释,体现了开放、尊重与理解的跨文化情感态度。评委们针对案例内容展开提问,选手们沉着应答,进一步彰显了他们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应变能力。最终,经过激烈选拔,共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的理念,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大连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赛事作为落实习近...
5月23日至25日,第七届国际大学生混凝土龙舟赛(国赛(ICDBC-2025)在我校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180余名师生齐聚滨城,以“凌波泛舟•踏浪逐梦”为主题,展开了一场融合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创新竞技。5月23日上午,混凝土龙舟赛国赛开幕式举行。我校建设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冬生作开幕式致辞,浙江大学李宾宾教授代表赛事发起院校进行致辞。与会嘉宾一同参与启幕仪式。本届赛事在我校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凌水湖水域进行,各参赛队伍在指定区域按照抽测顺序及组别进行技术论文和美学设计评比、海报展示、船体承载力测试、材料试件测试。来自各高校的参赛队伍采用高纤维混凝土、环氧树脂混凝土、轻质高强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龙舟的制作,通过CFD流体力学分析设计单体、双体、三体等龙舟形态,搭配自主设计的电机电路操控舵机与桨叶,并对龙舟外观融入传统文化、校训校史等内容进行涂装。运载赛以规定时间内往返运送砝码数量的多少进行折算与判定。在曲线障碍行驶赛中,每支队伍围绕固定障碍行驶规定路线,以行驶时间判定成绩。直线竞速赛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按照小组竞争的模式决出排名。大赛组委会遴选相...
5月25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主办、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承办的2025年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经过前期申报、评审,大会公布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2025年十大关键软件技术创新成果,我校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罗钟铉教授、仲维教授、樊鑫教授、刘日升教授的“多模态具身智能感知系统关键软件技术”成功入选。该成果面向多模态具身智能感知系统软件关键技术,提出了刻画高维复杂数据的内蕴几何表示理论,设计了机理嵌入学习立体视觉算法,提出了任务全链条、软硬一体化嵌入式感知系统设计路线,解决了异构传感器标定误差自适应校准和跨模态稠密视差亚像素计算难题,研发了自主可控嵌入式多波段精准感知系统。罗钟铉同时受邀做题为“铸软强基:关键软件创新与特色化人才培养双向赋能”的大会报告。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旨在推进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分享交流各学院在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和关键软件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全国首批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书记和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领导及软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100多位专家受邀参与本次会议。自2024年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启动关键软...
与历史对坐,在世界史坐标下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脉络。5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员,《百家讲坛-成败论乾隆》主讲,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张宏杰教授做客“百川讲堂”第274期,带来主题为《与历史对坐——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的精彩讲座。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出版集团、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书店北方图书城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以及各学院、各书院的青年学生、团校培训学员以及百川会员共计4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它更是我们与过去对话的桥梁。张宏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解读中国历史在世界史中的发展脉络与独特性。他强调,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分析,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方面,与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已经消亡的文明相比,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讲座中,张宏杰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解读方式,呈现了中国历史治乱循环、改朝换代背后的内在逻辑与游戏规则。然而,中国文明从不是孤立发展的,自它产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外来因素并未改变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