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最新动态
  • 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

    时值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40周年之际,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于7月21日-25日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150余位日语教师参与大赛,200余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修,共同探讨“数字时代日语教育创新发展”。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设日语专业组和大学日语组,38位教师经过现场说课、教学展示及互动问答等环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日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大赛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吸引超1.5万人次观摩,反响热烈。7月23日,研修班正式开幕。副校长康旭东致欢迎辞,他表示,大连理工大学依托理工学科优势,推动“理工+日语”特色发展,希望以此次研修班为纽带,加强高校间交流合作,助力中国日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研修班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外语教育新范式”主题,分别主旨报告与专题研讨。北京外国语大学周...

  • 【锻造新优势】2025年青少年...

    “逐梦科海,连理未来——三天太短,却足以点燃一生。”7月23日下午,在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文化中心,来自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营员赵子睿在闭营仪式上的发言,引来满场掌声。这也是50名辽宁高中生和5位带队教师共同的心声:带着对科学滚烫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从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毕业”。本次分营以“逐梦科海,连理未来”为主题,精心设计了“聚连理·探前沿”“炼思维·造真知”“筑梦想·创未来”三个主题活动日。来自辽宁省的50名高中生和5位带队教师汇聚大工,共同经历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导师沉浸式体验、创新实践基地探访、科技动手实践及榜样面对面交流等,有效引导营员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崇尚科学。聚连理·探前沿——接过科学报国的接力棒开营仪式后,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为同学们带来《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政策解读》专题讲座,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工,了解大工;机械工程学院徐志祥教授带来《机械技术的演变:从蒸汽机到智能机器人》主题讲座,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从蒸汽锤到协作机器人的“进化图谱”,感受到了机械世界的神奇所在。炼思维·造真知——感受实验室的心跳时刻营员走进生物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零距离感受大工的前沿科研...

  • 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实习项目 让...

    为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公共管理学院与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开展2025年学生实习活动。公共管理学院6名硕士研究生和16名本科生走进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参与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就业帮扶等工作,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用青春智慧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马玺芮,在中山区桃源街道环山社区居委会开展实习,其间参与的“党心连民心服务暖人心”“迎七一”便民服务大集活动,成为她基层实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实习期间,她深度参与了这场便民服务大集的全流程工作。前期筹备阶段,为精准匹配居民需求,她协助设计调研问卷、跟着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入户,在与大爷大妈的拉家常中记录下“免费理发”“家电维修”“健康问诊”等高频需求;整理分析数据后,又和同事们一起更新共建单位资源清单,联络19家合作单位敲定服务内容。从“纸上方案”到“落地清单”,她在反复沟通中学会了协调资源,也读懂了“群众需求无小事”的分量。活动当天,马玺芮负责物资分发回收与现场拍摄。上午9时,大集正式开场,磨刀、测血压、政策咨询等摊位前挤满了居民,500余人参与、400余人次享受服务的热闹...

  • 我校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

    7月22日上午,我校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西北院”)校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伯川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张弛、中国电建西北院总经理石立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李钢与中国电建西北院总经理助理郭红彦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我校人力资源处处长丛丰裕、建设工程学院和中国电建西北院等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张弛对石立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中国电建西北院是我国能源电力与水利水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在重大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方面经验丰富。希望双方秉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聚焦水电与抽水蓄能、新能源、水利与生态环境等国家急需领域,深化关键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合作。石立介绍了中国电建西北院的发展概况。他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在土木、水利、能源等学科领域科研实力突出。他期待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整合企业工程实践优势与学校科研创新资源,共同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互利共赢新发展。签约仪式上,李钢介绍了建设工程学院在相关合作领域的科研进展。双方还就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校园招聘等具体合作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党委...

    编者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学习强国平台共同开展策划,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访谈栏目,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深入研讨、分享感悟,共同书写好新时代的“强师答卷”。“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之道与新时代教育精神的高度凝结,蕴含内涵丰富的育人智慧、躬耕态度、弘道追求。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要把握好‘铸魂’与‘强师’的内在逻辑。”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将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铸魂是根本,强师是目标。”项昌乐认为,高校教师要继承传统、担负使命,始终把立德作为立业的前提和根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要应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提升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础。项昌乐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6年来,铸就了“由党创办、与国同行”的红色办学传统,将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学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教师工作格局,压紧压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