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
为强化高校体育工作,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0月10日至13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与训练技能展示...
9月13日上午,学校在学生文化中心举行2024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两院院士代表,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处级干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各学部委员会委员,从教40年教师代表、荣...
9月7日,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辽宁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周波出席会议。我校王晓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
8月27日,第三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决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创新创业学院李胜铭老师、吴振宇教授、刘新教授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吴玉虎教授组成团队的《目标导向、任务驱...
8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江苏科技大学举行。经过近2个月的区域赛选拔,最终来自...
5月17至19日,第十一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决赛在国防科技大学落下帷幕。由创新创业学院李胜铭老师、副院长吴振宇教授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吴玉虎教...
日前,由教育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评审结果揭晓,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圆圆副教授代表辽宁省参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展示,荣获一等奖。该展示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
在第34个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11月7日,大连理工大学举办“虚拟仿真消防运动会”,200余名师生代表沉浸式体验“科技感满满”的消防安全教育。大连理工大学举办“虚拟仿真消防运动会”。运动会聚焦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技能,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应用于灭火器灭火、消火栓灭火、接报火警、火场逃生、隐患排查等消防安全实操实训环节,打造初起火灾扑救与火场逃生救援的全真模拟场景。赛场上,同学们个个化身“救火英雄”,身临其境闯“火场”,危机应对“练”于未然。新颖的消防安全教育形式,让师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不敢碰”到“我会用”,在沉浸式体验中将消防安全知识内化于心,有力提升了师生消防安全素养。近年来,学校发挥技术优势,将学生创新实践与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有机结合。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制模拟报火警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制作了模拟灭火器和模拟消火栓;建设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了校园建筑三维建模,自主研发学生宿舍真实“火场”环境的模拟疏散逃生软件。同学们通过亲手设计制作“虚拟仿真消防设施”,真正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服务师生。未来,学校将继...
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为进一步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强化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学校在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举办2025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幕仪式暨首届虚拟仿真消防运动会。活动由保卫处主办,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承办。副校长李成恩出席会议,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35个学部学院书院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专干和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专职机构负责人、保卫处处长胡雪鹰主持。胡雪鹰总结了今年以来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情况,综合研判了全国和学校消防安全形势,要求各单位以本次消防宣传月为契机,聚焦用火用电安全和宿舍消防除患,抓好消防知识科普教育,做到“识风险、懂预防”,规范师生用火用电行为;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消除用火用电安全隐患;加强消防技能实操实训,做到“真灭火、真动作”,提升初起火灾处置能力;营造消防安全舆论氛围,做到“全方位、多维度”,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他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时时放心不下”;要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做到“事事心中有底”;要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做到“件件...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先进表面制造课题组张磊副教授、孙吉宁教授以及生物工程学院施振强副教授在多相态低黏表面分子结构设计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儿茶酚共轭柔性大分子构建类液体通用闪固涂层”(Catechol-bondedUniversalFlashCoatingtowardLiquid-LikeSurfaces)为题,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将柔性大分子锚定于光滑固体表面所构建的类液体表面(Liquid-likeSurfaces,LLSs),为低黏表面技术带来了全新定义(Nat.Rev.Chem.7,123-137,2023)。与依赖复杂微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Science346,1096–1100,2014)及液体灌注表面(Nature477,443-447,2011)不同,类液体表面无需借助表面纹理即可实现优异的抗黏附性能,突破了传统表面设计的局限。目前,类液体表面的构建主要依赖于柔性分子末端的硅醇基团(─SiOH)与表面羟基(─OH)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稳定的Si─O共价键连接。然而,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三大挑战:1.基材适用性受限;2.反应条件复杂苛刻;3.引起金属基材腐蚀。因此,基于类液体表面的特性,开发一种无需催化剂、高温或复杂表面处理的通用型快速制备涂层,在短时间内实现柔性分子在...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王华楠教授团队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生物材料与3D打印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纯无机自修复胶体水凝胶的研发为核心,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nano)发表了题为“纯无机自修复胶体水凝胶的合理设计:实现基于生物玻璃的骨替代材料‘绿色’3D打印”(RationalDesignofPurelyInorganicSelf-HealingColloidalHydrogelsToEnable"Green"3DPrintingofBioglass-BasedBoneSubstitutes)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传统生物玻璃骨替代材料在3D打印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为骨科、口腔颌面外科复杂骨缺损的定制化修复提供了全新方案。论文第一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王华楠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我校博士生豆珍珍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博士后李帝泽,合作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相关研究人员为共同作者。在骨科、口腔颌面外科骨缺损修复中,生物玻璃因骨诱导性优异,是理想的骨替代材料,但传统3D打印应用于它时存在困境。它需依赖有机添加剂,且需1100℃以上高温烧结,严重复杂骨缺损定制化修复。针对此痛点,王华楠团队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研发出纯无机自修复胶体水凝胶。该水凝胶以相...
近日,第29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丙B组)在山东威海荣成市体育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全国高校乒乓球领域的重要赛事,吸引了全国51所高校的近500名教练员与运动员齐聚赛场,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巅峰对决。我校健儿在此次比赛中斩获1项亚军、1项季军。为在赛事中展现最佳竞技状态,我校教练员团队深入分析参赛队员的技术优势与短板,结合赛事整体竞争格局,量身打造“精准训练+实战模拟”的科学备战体系,组织高水平运动队赴浙江省队开展为期十天的封闭式强化集训。集训期间,队员们沉浸式学习专业队先进的战术理念与训练方法,与省队选手展开多轮高强度对抗演练,在发球技巧、攻防转换、心理抗压及团队协作等关键维度实现质的飞跃,为赛场角逐积累了丰富经验、筑牢了实力根基。历经七天的鏖战比拼,我校乒乓队不负众望,斩获多项亮眼荣誉:周祉含与黄玉博默契配合,勇夺女子双打亚军;男子团体队团结协作、过关斩将,斩获季军殊荣;岳思军与郭恩典携手奋进,跻身男子双打第五名。此外,我校凭借良好的赛场作风与团队风貌,荣获“精神文明奖运动队”称号,用实力与品德赢得了赛事组委会与各参赛队伍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