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评审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本科生温涛宁、刘芮含、刘燕蓉的设计作品《街墙与围墙》,从全球161所院校提交的486份有效参...
在大工的校园中,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他穿梭于教学楼与实验室之间,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探索的热情,这个人就是郝祎琛。本科毕业于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叶轮机械及自动...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大四本科生杨茵茹同学通过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学院高航教授课题组科研项目,针对我校蹇锡高院士团队研制的耐高温杂萘联苯聚芳醚树脂基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0°/90°连续铺...
6月20日,“孔宪京创新发展基金-青创奖”颁奖仪式举行,建设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马哲副教授、吕恒副教授,“吉光避险”学生科创团队获得第三届“孔宪京创新发展基金-青创奖”。“孔宪京创新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为青年人的科创灵感能够“落地生花”提供丰沃土壤。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青春作笔,科技为墨,赤诚学子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
近日,2025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举行,由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大工代表队以设计作品“折元方舟FOLDUNIT”获得竞赛一等奖,创历史最佳水平。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开办于2007年,至今已举...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辽宁赛区省级选拔赛在东北财经大学和我校盘锦校区落幕。我校参赛团队表现优异,共斩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
6月16日,第十二届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年会在大连落幕。本次年会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承办。我校喜获年会一等奖1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评优秀学术论文6篇、最佳创意项目4项...
6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教授做客“百川讲堂”第284期暨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讲堂第183期,带来主题为《从自然到建筑:生物建造的低碳转型新路径》的精彩讲座。校团委、建...
在大工,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学子。他潜心钻研核心技术,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在切身实践中探索科学本质。他就是王禹,是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被我校工程力学领域的自主可控CAE...
盛夏七月,海风轻拂。7月3日上午,学校第十四届“浪漫之旅”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研习营开营仪式举办。副校长罗钟铉,辽宁省台办副主任李新,大连市台办副主任魏祎出席,校团委、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开营仪式。罗钟铉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宝岛台湾青年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营员们介绍了学校在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中所做出的努力,并期待两岸学子在十天的“浪漫旅程”中积极探索、用心感受,汇聚新力量,锻造新优势,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李新表示,“浪漫之旅”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研习营已连续举办十三届,已成为辽台校际交流的“金字招牌”。期待辽台两地青年在未来能够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两岸高校营员分别发言,表达了对此次研习营的期待与憧憬,介绍了本届研习营队徽的设计理念。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雪岩为研习营营员代表赠送交流纪念品。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王珏和校团委书记刘精晶共同为辽台营员代表授旗,飘扬的旗帜象征着本次研习营正式开启。未来十天的“浪漫之旅”中,两岸学子将围绕学术探索、文化体验与社会考察等多个维度展开参观交流,共同书写属于两岸学子的盛夏篇章。据悉,“浪漫之旅”...
近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宣介展以直播形式在线举办。本次展会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探索国际化教育路径的优质平台。我校受邀参加宣介展。宣介展中,我校重点推介了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我校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莱斯特国际学院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中美联合学院。各学院代表从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各自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与国际合作情况,并对中外合作办学特色与中外合作办学招生政策等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为学生选择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搭建了良好互动交流平台。参加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宣介展是提升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全面展示了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了积极的招生宣传氛围,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者按】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一融双高”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来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坚持试点引领、机制护航、考核保障“三位一体”统筹发力,全面提升“一融双高”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路径探索、机制创新、成效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今年是“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特推出专题宣传,集中展示各级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成效,以此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优势锻造年“353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成效,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贡献力量!化工学院高分子博硕第三学生党支部依托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课题组组建,2024年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一融双高”特色党支部。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七个有力”具体要求,聚焦以先进智能高分子材料为核心的“一融双高”建设,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围绕“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举办系列活动,回望我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汲取奋进新时代的智慧与力量,凝聚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能。7月1日,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发出《致全体党员的一封信》,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挺膺担当、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信中说,2025年学院将聚焦学校“新优势锻造年”和“353工程”建设,围绕纪念建院45周年,高质量收官“十四五”规划,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希望全体同志们继续取得更多更好的业绩,以坚强党性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信中强调,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和学校党委工作部署,自觉做到立德修身、廉洁从教、勤俭办学、厉行节约,弘扬大工精神,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当天的“庆七一强党性争卓越”主题党日活动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晶华首先带领与会的学生党员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化,认识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关系,明确如期建成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接下来,王晶华为大家讲...
6月28日至30日,由我校建设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八届委员会换届大会、第九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在连召开。贾振元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程耿东院士获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终身成就专家”荣誉称号并作主旨报告,李宏男教授受邀作主旨报告。会议吸引来自土木工程、振动工程等领域的500余位代表参加。贾振元表示,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已成功举办八届,见证并推动了建筑振动行业的创新发展。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土木工程、振动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学者,大连理工大学将以此大会为契机,深化与各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城市安全建设,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坚强的科技保障。会议围绕复杂工程振(震)动领域新技术、建筑结构振震双控等主题,同期举办了6个分论坛。多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在复杂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新材料减振机理、非线性振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建筑振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为建设更安全、更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