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融互通,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社会大课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于今年6月启动了第五届“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攀登计划,10月...
彭珂,我校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任化工学院化203级队团总支书记、化工学院团委志愿服务部部长。曾获2021-2022学年校优秀学生标兵、校优秀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化工学院“...
10月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圆满落幕。信...
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10月16日,校团委联合物理学院,邀请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宗坚先生做客...
【校友档案】张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科研管理部经理兼党支部书记。1993-1997年本科就读于我校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长期从事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先后负...
当今世界,培养适应国际化趋势的全球治理人才正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校团委联合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特别邀请原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教育...
10月11日至13日,第十二届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决赛在沈阳辽宁大厦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权老师荣获一等奖,何尊老师荣获二等奖,柳直老师、王嘉驰老师荣获三等奖。马克思主义...
熊天成,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专业2019级本科生。连续三年排名专业第一,40门推免课程33门90分以上,12门97分及以上,推免课程均分95.42。曾任校男子排球队队员、2Meters...
凝聚态物理内涵丰富,发展迅速,是国家能源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日,校团委联合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玉鹏院士做客“百川...
10月7日至11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执行,天津市武术协会、天津市武清区体育局承办的2023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甲、乙组)在天津市武清区...
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方圆教授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胡方圆,中共党员,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经多年不懈努力,她在极端环境用(−120~70℃)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助力我国全天候无人机动力电池取得突破,为我国新能源事业作出了突出学术贡献。十年磨一剑:突破极端环境动力电池技术壁垒深夜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里,高分子系4楼东南角的灯光经常最后熄灭。材料学院副院长胡方圆伏案工作的身影,已成为这栋楼最熟悉的风景。从2014年博士毕业至今,她在这间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度过了3600多个日夜,屋内堆积如山的书籍及实验记录本,密密麻麻记载着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研发的艰辛历程。她日夜倾注心血的是被称为全天候无人机“心脏”的动力电池。从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人员,到主持国家优青项目,再到入选国家级科技人才计划,她用青春与热忱书写了一段科技报国的动人篇章。临近空间,这片距地面20~100公里的低氧、低压、强辐射、超宽温区(−90~70℃)的“无人之境”,被称为新能源技术“死亡禁区”。传...
大型运输机、先进战机等航空高端装备是国之重器、立国之本。一架架翱翔天空的国之重器,是由成百上千万个零部件,像一块块拼图一样组成的。0.02mm,是这些零件近百万个连接孔必须达到的精度。“制孔”如同在万米高空走钢丝——每一个孔都是飞行安全的支点,毫厘之差即埋下飞行隐患。然而飞机内部结构紧凑、材料多样,以机翼为例,在部装环节往往仅有不到1米的空间,还有很多肋板阻碍,如何在如此狭小空间中实现复合材料/金属强异质叠层结构的高效率、高质量钻孔作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技术难题。项目背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常宇豪展示了学生团队历时6年研发的智能化灵巧加工装备,装备只有A4纸大小,但能在0.1秒内识别不同材料并匹配参数,加工精度高达IT7级,效率提高5倍以上,为大国高端航空装备的研制与批产提供了保障。国外能做到的,我们也能,还可以做得更好2018年,大一萌新的常宇豪参加了贾振元院士关于复合材料加工的科普讲座,从中了解到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又多、又广,能够让飞机飞得又快、又远。凭着对飞机制造的浓厚兴趣,他进入大工机械工程学院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学习,从中了解到在自动化如此...
4月27日,大工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联合共建一窗通办,服务师生促党风政风”主题共建活动,在我校设立首个高校“一窗通办联系点”,通过院校协同共建的创新实践,将作风建设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丁彦文,副校长康旭东出席主题共建活动。大连中院20余名法官以及学校党政办公室、校团委、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相关部门代表和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等青年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侯庆敏主持。在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丁彦文与康旭东共同为“一窗通办联系点”揭牌。“一窗通办”将立案登记、诉讼辅导、诉前调解等多个司法环节整合为一站式服务,通过法院提供的智能化平台,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触法律服务,更高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康旭东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大连中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一窗通办高校联系点在我校正式挂牌不仅是学校为师生办实事的有力举措,更是司法机关与高校协同育人的创新之举。学校法务工作面临法律专业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希望通过合作共建推动学校法务工作迈入新台阶,学校也将发挥学科优势,助力法院的工作开展。丁彦文在讲话中强调,青年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校园环境离不开良...
为切实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安全,4月30日上午,党委书记项昌乐带队开展学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校内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副校长李成恩、姚山、罗钟铉,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保卫部、基建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处、化工学院、医学部等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项昌乐一行先后来到民勇购物美食广场、校医院、西山生活区第八学生宿舍、中心食堂、化工学院实验室、医工结合创新中心建设工地等区域,重点围绕消防、用电、燃气、食品、危险化学品、施工安全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并现场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提出具体要求。在民勇购物美食广场,检查组详细查看了食品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配备及用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强调要强化日常巡查,严防安全隐患。在校医院,项昌乐重点关注公共卫生安全管理,要求做好公共卫生防控和医疗应急措施,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在西山生活区第八学生宿舍,检查组对消防通道畅通性以及用电安全进行督查,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学生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中心食堂,项昌乐深入后厨操作间,检查食品储存、加工流程及燃气设备安全,指出要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在化...
为进一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近日,校长贾振元率代表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推进与4所高校的合作签约事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及化工学院负责人陪同,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人参加部分访问活动。在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期间,代表团与该校首席副校长郭毅可等人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富有成效的座谈。我校化工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分别与港科大工学院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及合作备忘录,并就校际合作协议达成共识。代表团还参观了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化学及生物工程学教学实验室、能源研究所等。在香港理工大学,代表团与港理工校长滕锦光、常务副校长黄永德座谈,双方在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在香港城市大学,代表团与该校副校长李文荣、协理副校长林芬等人座谈。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分别与该校电机工程系、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签署合作协议。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代表团与该校副校长洪礼祺教授就促进两校交流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两校签署合作协议,为未来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代表团与该校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