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

【奋进新征程】全面落实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

2022-09-26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深刻领会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有力推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聚力并进,构建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新格局,助力全国重点马院建设事业加速跑,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思想先导凝共识,促进党代会精神入心田

为进一步推进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9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线上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以及全体党支部书记、研究所所长参会,与会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和心得体会就贯彻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研讨,会议聚焦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实际,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向发力的角度落实党代会精神,提高对于“一融双高”的认识程度,实现了思想上统一、认识上到位。

image.png

此外,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党代会精神做好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以文化人 立德树人”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书记第一课、院长第一课、新生班会、入党启蒙教育、研究生生涯规划讲座、抗疫英雄事迹分享等面向新生的系列教育活动,以多层次、多主题、多角度的形式引导新生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防线,构建了党建领航,培根铸魂育新人的育人格局。

image.png

精细讨论思对策,谋划“一融双高”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和推动重点马院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关键,以线上形式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培训等一系列学术会议,旨在探索形成“在把牢方向中深度融合、在教学科研中深度融合、在队伍建设中深度融合、在社会服务中深度融合”的“四融合”工作格局,为学院进一步落实党代会精神、促进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提供方向指引。

在统一思想、谋定方向的基础上,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响应学院党委号召,疫情期间积极组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集体智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及促进学院事业发展广谋良策。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2021年度创新项目的验收工作以及2022年度基层党支部创新立项工作,鼓励各支部聚焦创建“特色支部”、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等主题确定立项方向,在支部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最优解”。

image.png

精准发力抓落实,推动基层党建显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以辽宁省“全省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为着力点,贯彻落实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学院建设事业的融合发展。学院党委充分激发教师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为党育人责任,依托大连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联谊会,在疫情期间成立爱心车队为马院学子外出就医保驾护航,组建保供志愿者团队在返校学生静默时期圆满完成保供任务,充分彰显出新时代的青年本色与正能量,依托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会平台,适应社会大背景,丰富教学资源库,构建有格局、有新意、有活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体系。

image.png

学院党委大力推动构建课堂与实践同向而行的育人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活动,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9月15日,学院以线上形式隆重举行“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攀登计划总结汇报大会,鼓励广大学生党员带头行动,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行动赓续红色血脉。此外,成立“学习进行时大讲堂”百人讲师团和“星火计划”研究生宣讲团,每年到院系、街道、社区开展专题宣讲200余场,受益听众4万余人。

image.png

党建引领聚合力,助力事业发展加速跑

为进一步落实“一融双高”建设,推动学院事业跨越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与云南龙陵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通过捐赠教学课件、设立科研扶贫课题、学子帮扶走访慰问等方式创建“党建+扶贫”新模式,产生较好社会反响。创建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景教室,率先打造沉浸式、浸润式学科育人“大工模式”新品牌,接待省部级领导20余次,校内外参观50余次,覆盖2000余人次。组织全体教工党员赴大连冰山集团、大连地铁集团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实施人才选留“六个一”工程,学院思政课教师人数由51人增长到119人,人才引进成效明显。学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为学院改革与发展积聚了内生动力。

image.png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将以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为着力点,严格执行学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立足“两个大局”,力推“三大工程”,推进“一融双高”建设落地落实,以敢为人先、担当实干的精神推动学院与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一流”建设新征程“加速跑”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