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疗药物作为市面上最常见的抗癌药物,具有确定的分子结构和合成路径,在大规模生产方面占据优势。但它们也面临着代谢速度过快、肿瘤富集率低和靶向性差等问题。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搭载下,扶摇而上奔赴空间站,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高度...
5月10日21时22分,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我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乘天...
近日,软件学院在鲁棒机器学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刘晗副教授、黄星朔同学等人发现了现有算法中存在的边缘梯度差异问题和连续迭代梯度方向问题,通过融入数据依赖梯度先验和时间依赖梯度先...
近日,中国海洋学会发布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我校“污损生物对养殖网箱动力环境影响机制及其防控技术”项目和“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研制与海上试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22...
4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承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名录发布论坛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发布了“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
4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彭孝军担任主编,我校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SmartMolecules《智能分子》创刊会暨第一届编委会在大连隆重召开。本次发布会采取线下线上结合...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刘亚华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液滴超声波镊子(dropletultrasonictweezer,DUT),实现了非接触式多功能液滴捕获与高效操控。基于超声相控阵技术在表面构建能够捕获液滴的...
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任务圆满完成,考察队于4月6日全部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卢鹏教授也一同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
近日,软件学院在智能边缘计算领域的研究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一:EnergyorAccuracy?Near-OptimalUserSelectionandAggregatorPlacementforFederatedLearninginMEC此成果由徐子川教授、李...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幕。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DUT-AE”团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临场发挥,以绝对优势斩获微型无人机赛道全国总冠军,这是我校继2024年在该赛道摘得冠军后连续第二次夺冠,实现“两连冠”。本届大赛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900余所高校、超3万支队伍、9万余名学生参赛,是国内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顶尖赛事之一。我校“DUT-AE”团队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雪涛老师与李华龙老师联合指导,张晨琳、侯亚轩、彭家麟三位同学组成。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备赛过程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他们自主研发了高实时性与高精度的定位建图(SLAM)算法,并设计了兼顾安全、速度与稳定性的无人机规划算法。此外,团队还成功训练了高可靠性的视觉识别模型,并辅以精密的鲁棒控制算法,为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决赛现场,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DUT-AE”团队沉着应战。其无人机在起飞后迅速完成二维码扫描,并凭借自主研发的CirclePlan规控算法,实现了对障碍物的毫秒级响应与精准绕行。随后,无人机通过结合图像分割和TensorRT加速的残差网络,精确识别目标靶并稳定完成物块投递。最终,它利用YOLO...
8月14日至17日,全球第一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我校首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大工凌水未来队”报名参赛并受邀参加运动会开幕式。团队训练的人形机器人在3V3足球赛中取得了世界第9、全国第5的成绩;在100m比赛中以预赛小组第二的成绩顺利完赛,标志着我校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参赛,CCTV-5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赛事号召力强、关注度高。在3V3足球赛中,全国26支队伍分为8组,我校参赛队伍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创新性地对机器人部署了“全攻全守型”策略,以小组赛1胜1平、小组第一进入全国8强;在全国8强的瑞士轮比赛中1胜1负,最终位列全国第5。100m项目共有90多支队伍参赛,我校参赛队伍结合机器人特点,部署了“小步快跑”式策略,以预赛小组第二的成绩顺利完赛。比赛表现获央视频、中青网、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关注。大工凌水未来队由来自智能车辆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组成,领队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广义教授担任。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队伍前往北京封闭1周进行现场调试、训练和算法优化...
盛夏未央,光影渐长。8月19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第八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及表彰大会在北院俱乐部成功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曲刚、医政处副处长王兆坤,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部长曲鹏、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部长覃开蓉、副部长魏健雄等应邀出席并致辞,医院领导班子全体、各岗位职工代表及本年度受到表彰的杰出医师群体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医务工作者的光辉节日。大会由庄熙晶副院长主持。当十二时辰的星火照亮三百六十五个昼夜,点滴微光汇作长河,便有了时光长卷中的荣光。开场视频将过去一年里医生们疲惫却坚毅、专注而温暖的面庞精炼呈现,瞬间点燃了大会现场。曲刚副主任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无私奉献守护市民生命健康。他指出,作为我市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中心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勇担社会责任,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医联体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广人群。希望全体中心同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胸怀大局,勠力同心,不断增强业务本领,提升精细管理效能,激活人才发展动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曲...
2025年暑假,大连理工大学再度启动“报国企业行”“强国菁英行”和“政务实习”暑期实习实践活动,近500名师生组成28支实践队、10余支政务实习队伍,奔赴各地知名企业和政务基层一线。为引领学生坚定青春报国理想,大连理工大学自2003年起开展“报国企业行”暑期实践活动。今年,学校紧密对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九大重点领域,带领学生探访“硬核科技+超级工程”。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总部,该校机械学院的实践队员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全流程生产线模型与产品研发机制。在实习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行业用人需求、发展前景,更明晰了如何利用在校时间提升岗位胜任力。调研行业、实践探真,大连理工大学为在校生创造了深入企业一线和政府基层探索职业生涯的多重机会。今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提前选拔2026届优秀毕业生,依据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专业方向,组建了面向国防军工单位的4支“强国菁英行”实践团队,“带着学生”去求职。实践中,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与技术骨干组成评审组,通过专项能力测试和现场面试,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潜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提前选拔+实践考察+专场面试”的特色模式,大连理工大学为企业输送了一批素质过硬、适配性强的准毕业生,“...
为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深度结合,化工学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围绕科创逐梦报国行、青春聚力兴乡村、理论宣讲传薪火、职创扬帆启新途、文脉寻踪谱新篇五类实践内容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化工学院460余名本研学生组成60余支实践团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扎根基层,在笃行实干中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以火热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创新无止境,科创报国攀高峰创新驱动,实践赋能。化工学子结合专业与学科特色,通过化学知识科普、企业生产调研等形式推动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学而化新,创知前行”实践团走进大连市科技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趣味实验。实践团成员结合实验现象讲解科学原理,让化学知识不再“高深莫测”,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向往科学的种子,以实际行动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化工致新,漱阳砺行”实践团走访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参观检测仪器、了解特种装备检验流程、开展座谈交流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深入体会特检机构用科技守护安全的责任与担当。青春三下乡,扎根基层勇担当脚踏实地,俯身躬行。化工学子响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