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管理”“线上教学”……再次侵袭而来的新冠病毒让原本热闹的教室又一次安静下来。开发区校区高度重视学生线上学习质量,为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水平,...
疫情当下,校园封闭管理,为保证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各学部(学院)校院联动,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守护学校实验室安全。 闻令而动,迅速部署...
遇“疫”不惊,抗“疫”不乱。校园封闭管理后,全校师生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合理安排科研工作,有的面向战疫需要开展技术攻关,有的瞄准科学前沿进行探索,有的组织线上国际会议巩固...
近日,在校园封闭管理的背景下,我校研究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强,创新性强”的群体优势,积极探索和完善研究生自我治理模式,构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变被动的教育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4月13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4月17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叶鑫...
正值我校建校73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回信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疫情期间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善于交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
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打乱刚刚开学不久的校园生活。为牢牢守住校园阵地,在属地管控、校园封闭的形势下,软件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开发区校区党工委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快速行动,迅速...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学术生活,用科学理性的观点看待疫情发展与防控工作,4月16日,创新创业学院潘秋惠副教授组织了一场题为《传染病传播及其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全校近百名学生...
4月14日晚,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专题讲座第三期“知识产权归纳与专利申请”在线上举办。讲座由创新创业学院张崴老师主讲,李航老师主...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离退休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委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以实际行动让老同志更加暖心、放心、开心;坚持学习教育“真开门”,一开始就改起来、实起来,把“问题清单”变为“行动清单”,从提升老同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出发,着力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增添便利化服务设施。在走廊处设立醒目的引导牌,方便老同志高效办理事务;办公室为老同志设置“共享百宝箱”,内有老花镜、湿巾、消毒洗手液等物品。针对老同志涉及的高频咨询事项,制作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资料清单等,方便老同志识别阅读。优化体检报名服务。在发布年度体检通知基础上,针对老年人手机报名体检操作难的问题,录制了四家医院的线上体检报名教学视频,让大家能够顺利完成体检报名。同时,考虑到部分老同志习惯传统报名方式,协调医院开通了电话预约专线。开展“四季关爱”短信问候行动。加强和老同志的联系,每个季度,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向全体离退休人员发送温馨提示。4月倒春寒期间,老同志们的手机纷纷收到了“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适度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的暖心问候,让“云端的牵挂”真正落地为“身边的温暖”。举办“银龄普法大讲...
4月15日,开发区校区管委会组织校区教师和毕业生齐聚校区趣石园,举办“‘植’此青绿,共‘树’未来”开发区校区毕业生纪念林揭牌仪式暨毕业生植树活动,庆祝建校76周年,也为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2025届毕业学子送上美好的祝福。副校长李成恩,开发区校区管委会全体班子成员,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领导、教师和毕业生代表参加活动。李成恩与校区毕业生代表共同为毕业生纪念林揭牌,与毕业生亲切交流并送出寄语,希望同学们能够像一棵棵玉兰树一样,根深深地扎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毕业生代表与参加活动的老师一起种植玉兰树,全体师生热情高涨。管委会负责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树苗的种植流程,现场示范了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随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扶直苗木、提水浇灌……大家配合默契,细致认真、有条不紊地种下苗木。植树完毕,毕业生们为每棵亲手种植的玉兰树挂上毕业纪念铭牌。一棵棵玉兰树承载着同学们对母校的深切留恋与美好祝福,也为开发区校区增添了新的色彩。开发区校区毕业生纪念林于2025年起,将每年开展毕业生植树活动,既引导学生饮水思源、常怀母校...
4月13日,由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聚势低空——2025低空经济协同发展论坛”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90余位院士专家、大连市领导、高校资深学者、领军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围绕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突破、校企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绘低空经济发展新蓝图。东南大学王江舟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山枝教授,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荣科教授,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低空网络首席科学家黄晓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唐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杨凯教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朱鹏飞教授,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付明勇,微分智飞联合创始人、浙江大学于欢研究员,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传伟、总工程师梁华培、副总经理狄泽,产品方案部兼客户服务部经理张洪亮,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存华教授,大连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林冠呈,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珺教授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由我校信通学院院长王伟教授主持。赵珺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新赛道”,更是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强引擎”。大工将以“国之所需”为“校...
4月11日晚,文苑第77期暨“情韵中国”公开课第二讲——“国粹流芳·瑰宝传承”开讲。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国家一级演员、大连京剧院原当家花旦丁艳玉以及大连京剧院青衣演员于涵联袂登台走进大工课堂,现场26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由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情韵中国课程负责人王玉春主持。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丁艳玉分享了自己的从艺经历,并现场展演了《卖水》和《穆桂英挂帅》选段。于涵展示了《状元媒》和《杨门女将》的唱腔技巧,其清亮的嗓音与细腻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活动现场开放戏服穿戴与身段教学,同学们踊跃参与,男生舞枪英姿飒爽,女生舞水袖婀娜多姿,两位名家悉心指点,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京剧表演的魅力,完成了从“看戏”到“入戏”的转变。本次活动还对第二届情韵中国“瑰宝传承”大赛暨2024年辽宁省戏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的获奖同学进行了表彰,并宣布第三届情韵中国“瑰宝传承”大赛启动。丁艳玉、于涵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获奖学生代表徐传奇、张瑞航分别汇报了论文《从“再流行”回归古典性——论哲学家叶秀山对京剧艺术守正创新的启示》《论交互式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现场师生围绕京剧的创新...
4月12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低空经济与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传伟、总工程师梁华培、副总经理狄泽、产品方案部兼客户服务部经理张洪亮,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美森、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姜沃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王伟,副院长李慧、龚晓峰,副书记于昊,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明、王洪玉以及信通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等出席了仪式。活动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瑜主持。赵美森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之举。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产学研合作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产业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于传伟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深切期待。他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公司期待借助大工的科研实力,与学院紧密合作,共同攻克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难题。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郑重签署合作协议并为联合实验室揭牌。同时,举行了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聘任仪式,首批企业技术攻关需求也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