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管理”“线上教学”……再次侵袭而来的新冠病毒让原本热闹的教室又一次安静下来。开发区校区高度重视学生线上学习质量,为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水平,...
疫情当下,校园封闭管理,为保证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各学部(学院)校院联动,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守护学校实验室安全。 闻令而动,迅速部署...
遇“疫”不惊,抗“疫”不乱。校园封闭管理后,全校师生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合理安排科研工作,有的面向战疫需要开展技术攻关,有的瞄准科学前沿进行探索,有的组织线上国际会议巩固...
近日,在校园封闭管理的背景下,我校研究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强,创新性强”的群体优势,积极探索和完善研究生自我治理模式,构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变被动的教育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4月13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4月17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叶鑫...
正值我校建校73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回信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疫情期间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善于交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
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打乱刚刚开学不久的校园生活。为牢牢守住校园阵地,在属地管控、校园封闭的形势下,软件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开发区校区党工委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快速行动,迅速...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学术生活,用科学理性的观点看待疫情发展与防控工作,4月16日,创新创业学院潘秋惠副教授组织了一场题为《传染病传播及其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全校近百名学生...
4月14日晚,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专题讲座第三期“知识产权归纳与专利申请”在线上举办。讲座由创新创业学院张崴老师主讲,李航老师主...
从有关方面获悉,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鲁渤教授的咨政报告获上级批示,央视新闻频道予以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报道鲁渤教授通过调查研究,结合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区位和功能优势,为国家南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鲁渤教授围绕国家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重大需求,为服务东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打赢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智慧和力量,主笔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国家、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近20次,并被政府相关部门所采纳。鲁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大连理工大学“星海优青”,以及辽宁省级重点新型智库绿色航运经济与智慧港口运营研究中心主任。现担任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民革大连市委常委、大连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近日,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魏小鹏教授、尹宝才教授、张强教授、杨鑫教授团队的5项研究成果陆续被人工智能顶级会议/期刊(IEEETPAMI、SIGGRAPH2023、CVPR2023、IEEERoboticsandAutomationLetter)录用,其中1项研究成果被计算机视觉顶级期刊IEEETransactions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TPAMI)录用,1项研究成果被2023年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顶级会议(SIGGRAPH2023)接收,2项研究成果被2023年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国际顶级会议(CVPR2023)接收,1项研究成果被机器人知名期刊IEEERoboticsandAutomationLetters(RA-L)录用。IEEETPAMI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人工智能领域四个A类期刊中排名第一,是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领域最顶尖的期刊,目前影响因子24.314。根据当前流行的GoogleScholarCitation统计,IEEETPAMI在所有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及人工智能相关期刊榜单上以165分的h5-index排在第1位,主要收录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TPAMI筛选极其严格,每年录用量仅200篇左右。SIGGRAPH是世界上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权威的一个集科学、艺术、商业于一身的CG展示、学术研讨会,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列为A类会...
3月24日至26日,第十三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在大连召开。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联合承办,并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参与协办。会议吸引了全国近百所高校、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近400位代表参加,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李杰院士致辞程耿东院士致辞3月25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由我校杨迪雄教授主持。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李杰教授致开幕辞,我校张弛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校原校长程耿东教授分别致辞。李杰院士首先对随机振动研究的发端和国内外研究历史作了简短回顾,介绍了“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的发展历程和历届会议参会规模。大连理工大学张弛副校长代表会议承办方大连理工大学,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程耿东院士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随机振动/随机力学与结构优化研究面临类似...
航天电子系统是航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微型化趋势下其在极端苛刻空间环境的高可靠性服役是事关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航天电子产品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性能要求,航天电子产品微互连焊点在尺度效应及多应力耦合作用下失效机理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材料学院黄明亮教授针对微型化发展趋势下航天电子封装制造技术中“尺寸效应—界面反应—界面特性与组织演变—多场耦合下微尺度焊点的可靠性”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尺寸效应对航天电子制造微互连工艺过程中固界面反应的影响机制,建立了CGC(浓度梯度控制)界面反应理论模型,实现了对航天电子制造工艺过程中各主要动力学参数的精确数值模拟与预测,解决了目前代表性的“熟化”界面反应理论模型无法解释“尺寸效应”现象的难题,成功应用于航天电子制造微互连材料与工艺优化,并大大提高了微焊点的可靠性;阐明了航天电子微焊点的电迁移失效机理,明确了航天电子微焊点热疲劳条件下的失效模式和可靠性机理,验证了尺寸效应下航天电子产品微焊点的机械振动与环境实验的可靠性。同时,优化工艺参数后的微焊点在特定要求下,可以通过减少三防漆层涂敷次数及厚度,满足产品耐盐雾腐蚀需求并且提升生产效...
北京成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青年校友会会长。1986年—1990年本科就读于我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黑龙江省水利厅和国家水利部工作,曾获黑龙江省省直机关“十佳公仆”“全国水利规划计划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后来下海进入股权投资领域,曾任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执行副总裁等职。2012年被北京团市委等单位聘为“首都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并担任了我校建工学部校外导师。2017年推动成立北京青年校友会并担任会长,成立第一个校友艺术团,组建跑团、公益部等,每年组织年会、行业沙龙、迎新讲座、校友助跑等活动,接送在京中转的新疆籍新生,助力青年校友成长,扩大母校影响力。走进田熹东的办公室,迎面就是“大成至朴”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他说,这四个字包含了他公司的名字,更是他的基本信条:“大成则有功,至朴则长久”,已过知非之年,他以自身经历,为“大成至朴”添加了不同层次的注解。他的办公桌上,略显“非主流”,除了必要的办公用品,桌上被笔墨纸砚占去大半,墙上挂着未装裱的书法作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书法这件事,田熹东坚持了近四十年。工作之余挥笔泼墨时的闲云野鹤,是他不可或缺的快乐...